[发明专利]一种秸秆制浆加工系统及制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3057.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0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彭洪光;王福涛;闫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岗市睿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21B1/02 | 分类号: | D21B1/02;D21B1/06;D21D1/20;D21B1/34;C02F1/52;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地址: | 1541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加工 系统 方法 | ||
一种秸秆制浆加工系统及制浆方法,涉及制浆加工系统及制浆方法。为了解决现有秸秆制浆易造成环境污染、化学药剂量大的问题。系统由秸秆加工处理设备、制浆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组成;秸秆加工处理设备包括拆捆机、1#清选机、链耙式输送机、预粉碎机、秸秆揉丝机、2#清选机、风力输送系统、定量出料储料仓和除尘系统;制浆设备包括搅拌罐、送料绞龙、1#干湿分离机、1#浆池、1#浆泵、磨浆机、2#浆池、2#浆泵、2#干湿分离机、3#浆池、3#浆泵和储浆池;污水处理设备包括黑液池、PAC储罐、PAM储罐、絮凝池、污泥池、清水池;本发明秸秆加工处理设备、制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和污水回用工艺相互依托,出浆率高,污水无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制浆加工系统及制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秸秆利用已全面展开,秸秆制浆造纸虽已研发多年,但因加工过程中没有专用设备,目前使用的都是替代设备,生产工艺还处于摸索研发阶段,并且生产出的秸秆浆为生浆,帚化不好,不能独立造纸,只能作为添加料进行使用,因生产还处于研发阶段,所以不能量产,添加的化工药剂多、生产环节温度高,使得生产成本高;并且产生的污水无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秸秆制浆易造成环境污染、化学药剂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秸秆制浆加工系统及制浆方法。
本发明秸秆制浆加工系统由秸秆加工处理设备、制浆设备和污水处理设备组成;
所述秸秆加工处理设备由首尾依次连接的拆捆机、1#清选机、链耙式输送机、预粉碎机、秸秆揉丝机、2#清选机、风力输送系统、定量出料储料仓和除尘系统构成;
所述制浆设备由首尾依次连接的搅拌罐、送料绞龙、1#干湿分离机、1#浆池、1#浆泵、磨浆机、2#浆池、2#浆泵、2#干湿分离机、3#浆池、3#浆泵和储浆池构成;1#浆池内设置有1#搅拌器,2#浆池内设置有2#搅拌器,3#浆池内设置有3#搅拌器;
所述搅拌罐包括底座、罐体和运料绞龙,罐体设置在底座上,运料绞龙设置在罐体内部;罐体的中部的内壁上设置有多条轴向设置的导料板,多条导料板呈环形阵列排布,罐体的进料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左旋螺旋叶片,罐体的出料侧的内壁上设置有右旋螺旋叶片,罐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运料绞龙的两端分别探出至罐体两端,运料绞龙的绞龙外壳内设置有进料螺旋叶片和出料螺旋叶片,进料螺旋叶片和出料螺旋叶片设置在驱动轴上,进料螺旋叶片设置在罐体的进料侧,出料螺旋叶片设置在罐体的进料侧,进料螺旋叶片和出料螺旋叶片之间的绞龙外壳的下部开有落料口;出料螺旋叶片对应的绞龙外壳的上部为敞口;
所述污水处理设备由黑液池、PAC储罐、PAM储罐、絮凝池、污泥池、清水池构成;黑液池的出料口与絮凝池进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絮凝池的排水口与清水池的进水口连接,絮凝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池的进口连接;黑液池出料口和絮凝池进料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PAC进料口和PAM进料口,PAC进料口设置在靠近污水处理设备由黑液池一侧;PAC储罐的排料口与PAC进料口链接;PAM储罐的排料口与PAM进料口连接,PAC进料口和PAM进料口之间的间距为5m~10m;清水池的排水口分别与洗浆池的进水口和搅拌罐的进水口连接。
利用秸秆制浆加工系统进行制浆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秸秆捆通过拆捆机将草捆均匀拆开,拆开的秸秆进入1#清选机将包含在秸秆内的杂质清选出来,干净的秸秆经过链耙式输送机的传输进入预粉碎机,在预粉碎机内秸秆将被粗加工粉碎,再经过秸秆揉丝机加工后秸秆纤维被加工成绒状,利用2#清选机对绒状的秸秆纤维进行精细分离,将加工成绒状的秸秆纤维分离出来,绒状的秸秆纤维通过风力输送系统输送到定量出料储料仓进行存储;
将定量出料储料仓中的绒状的秸秆纤维输送至向搅拌罐内,再加入水,搅拌均匀后加入NaOH,搅拌罐搅拌90min,得到浆料,之后加入浓度5%的H2O2对浆料进行漂白处理,加入后继续搅拌反应20分钟,得到秸秆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岗市睿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鹤岗市睿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3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实验动物滴鼻器
- 下一篇: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动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