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崩解吸收的补充硒及维生素的营养素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12246.7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2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付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硒养健康产业(山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33/16 | 分类号: | A23L33/16;A23L33/14;A23L33/15;A23P10/28;A23P20/18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14 | 代理人: | 李圆圆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崩解 吸收 补充 维生素 营养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崩解吸收的补充硒及维生素的营养素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营养补充剂技术领域,其富硒酵母4‑6份、DL‑α‑生育酚醋酸酯18‑22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18‑22份、维生素C为15‑18份、山梨糖醇17‑20份、微晶纤维素15‑18份、硬脂酸镁0.3‑0.6份。本发明提供的营养素补充剂,各活性成分搭配合理,共同发挥作用,富硒酵母中除了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硒,还含有维生素B1和B2;所含硒为生物硒,消除了化学硒对人体的毒副反应和肠胃刺激,使硒能够更高效、更安全地被人体吸收利用;而且硒能够调节人体对维生素C和E的吸收与利用,片剂的崩解时间合理,提高了营养素补充剂的整体吸收利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崩解吸收的补充硒及维生素的营养素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营养补充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需要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来维持生理功能,例如硒是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成分,其主要作用是参与酶的合成,保护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免遭过度氧化和干扰。维生素E能够保护构成生物膜类脂质的不饱和脂肪酸免受氧化,保护脂质膜的完整性,参与维持动物正常生殖机能。维生素C在人体内用来减轻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氧化应激。硒、维生素C等不能在人体内合成,须通过食物、药物等摄取。
富硒酵母是在培养酵母的过程中加入硒元素,酵母生长时吸收利用了硒,使硒与酵母体内的蛋白质和多糖有机结合转化为生物硒,从而消除了化学硒 (如亚硒酸钠)对人体的毒副反应和肠胃刺激,使硒能够更高效、更安全地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近年来富硒酵母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用于补充硒和各种维生素的营养补充剂多为片剂,其制备工艺中因未充分考虑使富硒酵母充分发挥活性以及各种活性成分之间的综合吸收率,而使营养素补充剂所含活性成分未能被人体充分吸收利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易崩解吸收的补充硒及维生素的营养素补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各活性成分搭配合理,提高了营养素补充剂的整体吸收利用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易崩解吸收的补充硒及维生素的营养素补充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富硒酵母4-6份、DL-α-生育酚醋酸酯18-22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18-22份、维生素C为15-18份、山梨糖醇17-20份、微晶纤维素15-18份、硬脂酸镁0.3-0.6份。
优选的,所述易崩解吸收的补充硒及维生素的营养素补充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富硒酵母5.5份、DL-α-生育酚醋酸酯20份、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20份、维生素C为16.67份、山梨糖醇18.67份、微晶纤维素16.67 份、硬脂酸镁0.5份。
优选的,所述营养素补充剂的剂型为薄膜包衣片。
优选的,所述营养素补充剂的薄膜包衣片每0.6g片重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硒为60-70μg,DL-α-生育酚醋酸酯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总量为75-85mg、维生素C为95-105mg。
包括如下步骤:
(1)将维生素C、富硒酵母、DL-α-生育酚醋酸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山梨糖醇、微晶纤维素在120-160rpm混合5-8min,制得初步混合粉;
(2)向初步混合粉中加入硬脂酸镁,在120-160rpm继续混合5-8min,制得总混合粉;
(3)将总混合粉压片制得素片,将薄膜包衣液均匀喷施于素片上混合均匀,制得所述营养素补充剂的薄膜包衣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硒养健康产业(山东)有限公司,未经硒养健康产业(山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22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