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材清洗机及清洗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0304.2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0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发明(设计)人: | 郑东明;许晓华;王美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东明 |
主分类号: | B08B1/02 | 分类号: | B08B1/02;B08B3/10;B08B3/14;B08B13/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中闽智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79 | 代理人: | 谢建华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材 清洗 加工 方法 | ||
1.一种中药材清洗机,包括工作台(1)和清洗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端面设置有清洗装置(2);
所述的清洗装置(2)包括支撑肋板(21)、搅拌筒(22)、清洗架(23)、烘干架(24)、漏水孔(25)、进水架(26)和弧形板(27),所述的工作台(1)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支撑肋板(21),两个支撑肋板(21)的侧壁开设有圆形通孔,两个圆形通孔内共同固定安装有搅拌筒(22),搅拌筒(22)呈卧式状,搅拌筒(22)的右侧开口端设置有清洗架(23)和烘干架(24),清洗架(23)和烘干架(24)之间可进行替换,搅拌筒(22)的开口端沿周向均匀开设有螺纹槽,搅拌筒(22)的上端侧壁开设有漏水孔(25),漏水孔(25)沿着搅拌筒(22)的侧壁由左至右均匀排布,漏水孔(25)和搅拌筒(22)相连通,工作台(1)的上端面靠近后端的位置设置有进水架(26),搅拌筒(22)的下端侧壁位于中间的位置开设有一号弧形凹槽,搅拌筒(22)的下端左右两侧壁对称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和一号弧形凹槽相连通,两个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弧形板(27),两个弧形板(27)上均匀开设有流水口,两个弧形板(27)的相背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所述的清洗架(23)包括一号圆形盖板(231)、一号螺杆(232)、一号电机(233)、圆杆(234)、搅拌板(235)、搅动杆(236)和毛刷(237),所述的搅拌筒(22)的右侧设置有一号圆形盖板(231),一号圆形盖板(231)与滑动槽相对应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号弧形通孔,一号圆形盖板(231)的侧壁沿周向螺纹连接有一号螺杆(232),一号螺杆(232)和螺纹槽螺纹连接,一号圆形盖板(2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233),一号电机(233)的输出轴贯穿一号圆形盖板(231)的侧壁后固定安装有圆杆(234),圆杆(234)的侧壁沿周向均匀设置有搅拌板(235),搅拌板(235)靠近搅拌筒(22)侧壁的一端呈倾斜状,搅拌板(235)沿着圆杆(234)的侧壁由左至右均匀排布,搅拌板(235)上通过球铰接的方式设置有搅动杆(236),搅动杆(236)沿着搅拌板(235)的侧壁均匀排布,搅动杆(236)的两端固定安装有毛刷(2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架(24)包括二号圆形盖板(241)、二号螺杆(242)、二号电机(243)、转动杆(244)、支撑杆(245)、弧形支板(246)、烘干板(247)、方形板(248)和搅拌叶片(249),所述的搅拌筒(22)的右侧设置有二号圆形盖板(241),二号圆形盖板(241)与滑动槽相对应的侧壁上开设有二号弧形通孔,二号圆形盖板(241)的侧壁沿周向螺纹连接有二号螺杆(242),二号螺杆(242)和螺纹槽螺纹连接,二号圆形盖板(24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二号电机(243),二号电机(243)的输出轴贯穿二号圆形盖板(241)的侧壁后固定安装有转动杆(244),转动杆(244)的上端侧壁左右两侧通过支撑杆(245)与弧形支板(246)相连接,弧形支板(246)的侧壁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内安装有烘干板(247),转动杆(244)的下端侧壁固定安装有方形板(248),方形板(248)沿着转动杆(244)的侧壁由左至右均匀排布,方形板(248)的左右两侧壁固定安装有搅拌叶片(249),搅拌叶片(249)沿着方形板(248)由上至下均匀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清洗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架(26)包括水泵(261)、连接管(262)、圆形管(263)和出水管(264),工作台(1)的上端面靠近后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水泵(261),水泵(261)的出水口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连接管(262),两个支撑肋板(21)的上端面共同固定安装有圆形管(263),连接管(262)和圆形管(263)的侧壁相连通,圆形管(263)的下端侧壁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出水管(264),出水管(264)沿着圆形管(263)的侧壁由左至右均匀分布,且出水管(264)的一端和漏水孔(25)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东明,未经郑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3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