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AN总线驱动芯片的滤波防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0256.7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6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耿新宇;刘强;王清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H02H9/02;H02H9/04;H05F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王雪芬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an 总线 驱动 芯片 滤波 防护 电路 | ||
1.一种基于CAN总线驱动芯片的滤波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隔离芯片、CAN总线驱动芯片、内部二级防护滤波电路和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CAN总线信号经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进行浪涌防护,滤除总线干扰信号,再经过内部二级防护滤波电路进行静电防护和限流处理,最终经处理后的CAN总线信号经CAN总线驱动芯片完成电平转换、信号隔离芯片进行光电隔离后输出;
所述外部接口一级防护滤波电路包括共模电感L1、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V2、V3,共模电容C1、C2、C3、C4,其中,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4脚分别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V3的第1脚以及电容C3的一端进而输出至CAN总线CAN_L端,C3的另一端与C4的一端相连,C4的另一端连接机壳地,瞬态抑制二极管V3的第2脚连接机壳地;共模电感L1的输出端3脚分别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V2的第1脚以及电容C1的一端进而输出至CAN总线CAN_H端,C1的另一端与C2的一端相连,C2的另一端连接机壳地,瞬态抑制二极管V2的第2脚连接机壳地;
所述内部二级防护滤波电路包括电阻R1、R2,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V1,其中,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1脚、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V1的第2脚相连,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共模电感L1的输入端2脚、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V1的第1脚相连,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V1的第3脚与5V电源地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L1为绕线片式电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驱动芯片U2 的第1脚,即发送输入引脚和第4脚,即接收输入引脚与信号隔离芯片U1相连,U2的第2脚和第8脚接5V电源地,第3脚接+5V电源;U2的第6脚,即低电平CAN总线CAN_L,以及U2的第7脚,即高电平CAN总线CAN_H分别与电阻R1和R2的另一端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隔离芯片U1的第2脚,即A通道输出和第3脚,即B通道输入与CPU连接,其中第2脚为信号隔离芯片输出信号至CPU,第3脚为CPU输出信号至信号隔离芯片;U1的第6脚,即B通道输出为其输出信号至CAN总线驱动芯片U2的第1脚;U1的第7脚,即A通道输入为U2的第4脚输出信号至信号隔离芯片,U1第1脚接+3.3V,第4脚接3.3V电源地,U1第8脚接+5V,第5脚接5V电源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防护电路还包括电阻R3,R3的一端与CAN总线CAN_L端相连,另一端与CAN总线CAN_H端相连,电阻R3用于实现CAN总线阻抗匹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静电防护二极管为CYSOT12C-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2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