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10252.9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9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朱圣振;陈志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E04G17/00;E04G17/04;E04G17/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欣欣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形 模板 加固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及系统。装置包括:四个本体、多个连接体、多个第一锁紧机构、多个第二锁紧机构和多个摩擦机构;四个本体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本体之间均可拆卸地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体,四个本体与各连接体围设成一个环形结构;每个本体与相连接的每个连接体之间均设置一个第一锁紧机构,每个第一锁紧机构均将本体与连接体锁紧;相邻两个连接体之间均设置一个第二锁紧机构,每个第二锁紧机构均将相邻两个连接体锁紧;每个本体与连接体之间以及相邻两个连接体之间均设置一个摩擦机构,每个摩擦机构均增大连接处的摩擦力。本发明便于异形柱模板施工,并能保证异形柱模板的阴角方正,便于重复利用,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异形柱模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形柱模板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住宅室内面积利用率,部分住宅楼设计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此结构中存在大量L型、T型等异形柱。现有的施工方法存在材料使用量大、利用率低、施工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异形柱施工方法易导致材料使用量大且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异形柱模板加固系统。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该装置包括:四个本体、多个连接体、多个第一锁紧机构、多个第二锁紧机构和多个摩擦机构;其中,四个本体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本体之间均可拆卸地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体,四个本体与各连接体围设成一个环形结构;每个本体与相连接的每个连接体之间均设置一个第一锁紧机构,每个第一锁紧机构均用于将本体与连接体进行锁紧;相邻两个连接体之间均设置一个第二锁紧机构,每个第二锁紧机构均用于将相邻两个连接体进行锁紧;每个本体与连接体之间以及相邻两个连接体之间均设置一个摩擦机构,每个摩擦机构均用于增大连接处的摩擦力。
进一步地,上述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中,每个本体均呈L型,四个本体置于边角处,四个本体与各连接体围设成一个四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中,每个本体的第一端均开设有插接口,第二端均凸设有插接部;每个连接体的第一端也均开设有插接口,第二端也均凸设有插接部;每个本体与相邻的连接体之间以及相邻两个连接体之间均通过插接部与对应的插接口相插接。
进一步地,上述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中,每个插接部与对应的插接口均为过盈配合插接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中,每个摩擦机构均为插接口的内壁和插接部的外壁设置的摩擦面,每个摩擦面均具有预设粗糙度。
进一步地,上述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中,每个第一锁紧机构均为第一锁紧螺杆,每个本体的第一端处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每个第一锁紧螺杆均螺接于对应的第一螺纹孔且抵接于连接体的插接部。
进一步地,上述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中,每个第二锁紧机构均为第二锁紧螺杆,每个连接体的第一端处的侧壁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每个第二锁紧螺杆均螺接于对应的第二螺纹孔且抵接于对应的插接部。
进一步地,上述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中,每个本体均设置有加强机构。
进一步地,上述异形柱模板加固装置中,每个加强机构均为呈L型的加强板,每个加强板均设置于对应的本体的外壁,每个加强板的高度均大于对应的本体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102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