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龙伯透镜及三维龙伯透镜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9750.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9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丁文;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2 | 分类号: | H01Q15/02;H01Q1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薛建强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三维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龙伯透镜及三维龙伯透镜,本申请的龙伯透镜包括N个透镜层,N个透镜层包括至少两个透镜层,其中,透镜层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N个透镜层的第一端与第N‑1个透镜层的第二端连接,第N个透镜层沿第N‑1个透镜层进行卷绕;其中,第一个透镜层以第一端为中心进行卷绕。本申请的龙伯透镜通过透镜层的卷绕获得,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复杂的制备模具,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同时,通过卷绕获得龙伯透镜具备良好的工作性能,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龙伯透镜及三维龙伯透镜。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龙伯透镜以其功耗低、重量轻、波束一致性好等优点,在高移动性和纵深信号覆盖、目标探测、电磁抵抗等领域广受关注。目前,龙伯透镜的制备主要使用3D打印、多层套模发泡和钻孔技术。
然而上述制备方法依赖昂贵的3D打印设备或模具,操作复杂、生产效率极为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龙伯透镜,能够在保持优良性能的同时,简化制备方法,便于大量生产。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龙伯透镜的三维龙伯透镜。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龙伯透镜,包括:N个透镜层,所述N个透镜层包括至少两个透镜层,其中,所述透镜层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N个所述透镜层的第一端与第N-1个所述透镜层的第二端连接,第N个所述透镜层沿第N-1个所述透镜层进行卷绕;其中,第一个所述透镜层以第一端为中心进行卷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龙伯透镜,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透镜层的卷绕获得的龙伯透镜,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复杂的制备模具,能够实现全自动化生产;同时,通过卷绕获得龙伯透镜具备良好的工作性能,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透镜层由不同材料组成,所述材料为柔性聚合物发泡材料,不同所述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不同。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由卷绕中心向外部的顺序所述N个透镜层对应的所述相对介电常数依次减少。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相对介电常数的范围为1~2。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N个所述透镜层的第一端与第N-1个所述透镜层之间设有胶水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不同所述透镜层之间的厚度比值范围为0.5~2。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三维龙伯透镜,包括:中心龙伯透镜,如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龙伯透镜,所述中心龙伯透镜由至少两个透镜层组成;外侧龙伯透镜,如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龙伯透镜,所述外侧龙伯透镜关于所述中心龙伯透镜对称,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龙伯透镜的两侧;其中,所述外侧龙伯透镜的所述透镜层的数量小于所述中心龙伯透镜的所述透镜层的数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三维龙伯透镜,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外侧龙伯透镜关于中心龙伯透镜对称设置获得三维龙伯透镜,使得水平面和垂直面的辐射方向保持一致,提高了三维龙伯透镜的性能;同时,简化了生产流程,便于批量化生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心龙伯透镜由三个透镜层组成,所述外侧龙伯透镜由两个透镜层组成,所述外侧龙伯透镜分别设置于所述中心龙伯透镜的两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龙伯透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龙伯透镜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97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