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通道卫星短信和物联网业务交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9542.1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64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禾;崔利东;赵荣昌;王立权;卢向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4/14;H04L67/12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卫星 短信 联网 业务 交换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卫星短信和物联网业务交换系统,属于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其包括天线和射频前端,天通业务通道,管控处理单元,业务处理单元和接口处理单元;天线和射频单元通过射频线缆分别连接到天通业务通道单元,天通业务通道单元分别通过异步串口连接到管控处理单元,管控处理单元通过CPCI总线与业务处理单元连接,业务处理单元通过CPCI总线与接口处理单元连接。方本发明采用不依赖于信关站转发的空口链路方式,独立性和可控性强,也便于分级部署和扩展,同时采用多通道并行方式冗余处理,提升了交换成功率。支持短信业务和物联网业务,可为小数据量用户提供应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数据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通道卫星短信和物联网业务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自主研发的“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目前已发射3颗GEO卫星,覆盖我国领土、领海及二岛链以内的所有区域,能够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移动通信服务,支持话音、短信息和数据业务。该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作为国家战略性通信基础设施,在应急、政府、行业应用等领域作为应急通信“第一反应器”发挥着重要的通信保障作用。
目前,物联网系统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等多个领域。但是网络层仅采用地面移动通信网,受到区域限制、地形限制,以及无法防御自然灾害,而卫星通信可以对此形成补充。因此,“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根据物联网业务特点开发了卫星物联网系统,除原来业务外增加了物联网业务。
目前,通过建设卫星信关站到用户应用服务中心的专线方式完成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用户应用服务中心间的短信和物联网业务交互,并可通过用户应用服务中心转发到其他业务系统。该方式不仅需要专线建设和租赁费用,同时也受卫星信关站的对外接口容量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接入用户应用服务中心的数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通道卫星短信和物联网业务交换系统,该系统能够不依赖于卫星信关站数据转发而独立运行,独立可控性和扩展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通道卫星短信和物联网业务交换系统,包括天线;还包括射频前端、天通业务通道、管控处理单元、业务处理单元和接口处理单元;
所述天线和射频前端通过1条天线配备4通道的分合路器,对4路天通业务通道单元的射频通道进行分合路复用,用于实现射频链路的多路同时收发;
所述天通业务通道用于完成天通信道解析和协议处理,实现天通卫星系统内信令和业务交互;
所述管控处理单元用于完成对天通业务通道的管理和控制,包括开机向天通业务通道发送入网指令,实时检测入网状态、信号质量、闲忙状态,并通过显示模块呈现给用户;同时接收天通业务通道的业务数据,以及向处于空闲状态的天通业务通道发送业务数据;
所述业务处理单元用于完成卫星短信、物联网业务的解析、生成用户数据并进行存储和用户呈现,以及完成天通卫星网与其他网系的格式转译并发送至接口处理单元;
所述接口处理单元用于实现与其他网系间短信、物联网业务互通,并支持多路千兆以太网口和光口;
信号的接收处理过程:天线接收到无线信号后对信号进行低噪放处理,并通过分合路器发送到各个天通业务信道;所述天通业务信道首先对信号进行解调、译码处理,然后进行卫星信令和业务处理,完成标准天通业务数据的接收,并转发到管控处理单元;管控处理单元按照AT格式转译天通业务数据,并通过CPCI总线发送到业务处理单元;业务处理单元对卫星短信、物联网业务进行解析生成用户数据,若为本系统数据则进行存储和显示,若为其他网系数据;则按照统一帧格式进行组包,通过CPCI总线发送到接口处理单元;接口处理单元收到业务处理单元数据后按照TCP/IP协议发送到其他网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95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