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腰椎穿刺训练模块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9375.0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10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于鑫;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B29C6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椎 穿刺 训练 模块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一种腰椎穿刺训练模块包括仿真外皮,仿真腰椎骨,仿真脊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仿真皮下组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仿真腰椎骨上设置仿真黄韧带,仿真穿刺管;所述的仿真穿刺管设置于仿真腰椎骨内腔,所述的仿真穿刺管中包含仿真椎管和仿真硬脊膜;所述的仿真黄韧带设置于仿真腰椎骨外腔;所述的仿真腰椎骨包裹于仿真脊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所述的仿真脊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包裹于仿真皮下组织内,所述的仿真皮下组成包裹于所述的仿真外皮。本模块的制作方法为一体成型的制作方法,解决了在进行腰椎穿刺训练时进针手感和进针精准的问题,且便于穿刺模块的更换。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学教育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腰椎穿刺训练模块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有关穿刺训练的医学教学模型的制作基本是单层组织叠加组成的。在腰椎穿刺训练模块的制作过程中,一般是将制作好的腰椎骨、皮肤层、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脊膜、蛛网膜等以叠加的方式进行组合形成腰椎穿刺模块。在硬脊膜和蛛网膜之间的空腔通过放置弹簧或环状支撑结构起支撑作用,以保证在用打气球的方式形成硬脊膜和蛛网膜之间空腔负压时,硬脊膜不发生内陷。通过以叠加的方式制作的穿刺训练模块,由于每层的组织都是独立的,在进行叠加组合时很难保证不同组织间的紧密贴合,故在进行穿刺训练时,很难保证穿刺针在进入到椎管前的进针深度与设计时的进针深度一致,影响穿刺训练效果。
在临床上进行腰椎穿刺操作时,对进针手感和深度要求非常高,医生都会利用骨性标志来进行定位,且会根据进针手感的变化来判断进针的深度,因此,就要求椎骨棘突的间隙及表皮到椎管直接的距离非常精准。在制作腰椎穿刺模块的模拟皮下组织类结构时,所用的模具一般是硅胶、石膏、金属或塑料模具,这几种模具对模拟皮下组织类含有某种特定结构且要求尺寸精准时均不能做到。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腰椎穿刺训练模型及其制作方法,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确保在进行腰椎穿刺操作训练时进针的精度,及进针手感同真实操作无差异,提高医学训练的有效性。
本发明欲解决的现有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腰椎穿刺训练模块包括仿真外皮,仿真腰椎骨,仿真脊上韧带和棘间韧带,仿真皮下组织,所述的仿真腰椎骨上设置仿真黄韧带,仿真穿刺管,所述的仿真穿刺管设置于仿真腰椎骨内腔,所述的仿真穿刺管中包含仿真椎管和仿真硬脊膜,所述的仿真黄韧带设置于仿真腰椎骨外腔,所述的仿真腰椎骨包裹于仿真脊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所述的仿真脊上韧带和棘间韧带包裹于仿真皮下组织内,所述的仿真皮下组织包裹于所述的仿真外皮内。
进一步,所述的仿真腰椎骨是模拟真人骨骼结构进行3D打印的腰椎骨,3D打印的仿真腰椎骨为有第一块椎骨至第五块椎骨的完整腰椎骨模型。
进一步,所述的通过3D打印的仿真腰椎骨所用的材料为光敏树脂。
进一步,在所述3D打印的仿真腰椎骨的第一块椎骨至第五块椎骨的每位棘突上开设浅槽,开设浅槽的高度为距棘突顶端距离的11mm~14mm处,所述开设浅槽的高度和深度均为1mm。
进一步,在所述3D打印的仿真腰椎骨的第一块椎骨至第五块椎骨每位棘突两侧分别设置圆柱,并在距圆柱顶端0.5mm~1mm处开设高度为1mm的环型浅槽,所开设浅槽的高度与所述棘突上浅槽的高度相匹配。
进一步,所述的仿真腰椎骨内侧的每位椎体后面设置“C”型固定结构或环型固定结构,所述的“C”型固定结构或环型固定结构直径为16~20mm。
进一步,在所述的仿真腰椎骨每位相邻椎体间两侧设置两条连接筋,两条连接筋平行设置,第一腰椎骨到第五腰椎骨之间的连接筋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设置在棘突两侧的圆柱的高度范围为6mm~30mm,每个圆柱的高度不同,所述圆柱间距为28mm~32mm,所述的圆柱直径为6mm。
进一步,所述的仿真黄韧带固定连接于棘突之间浅槽及棘突两侧设置的圆柱浅槽上,所述的仿真黄韧带为长方形的乳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9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RGB-D信息互补的语义分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近视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