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8575.4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7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申付松;田良云;刘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6/49 | 分类号: | F02M26/49;F02M26/47;F02D41/00;F02D41/08;F02D4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黎伟 |
地址: | 2012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再循环 系统 检测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配备有废气再循环系统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中,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处于怠速纯充电工况时,开启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废气再循环阀门,当开启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废气再循环阀门时,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的开度小于95%;
获取第一压力值,所述第一压力值用于表征在第一时刻进入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中进气歧管的气体的压力值,所述第一时刻是开启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的时刻;
获取第二压力值,所述第二压力值用于表征在第二时刻进入所述进气歧管的气体的压力值,所述第二时刻是距离所述第一时刻后第一预定时间段的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的差值对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当所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起动时,获取第三压力值,所述第三压力值是用于表征在所述发动机起动后第三时刻进入所述进气歧管的气体的压力值;
获取第四压力值,所述第四压力值用于表征在第四时刻进入所述进气歧管的气体的压力值,所述第四时刻是距离所述第三时刻后第二预定时间段的时刻;
获取所述发动机转速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的上冲量;
根据所述第四压力值和所述第三压力值的差值,以及所述上冲量对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进行故障诊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压力值,包括:
通过设置于所述进气歧管中的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一压力值;
所述获取第二压力值,包括:
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二压力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处于怠速纯充电工况时,开启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废气再循环阀门,包括:
当所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处于所述怠速纯充电工况且所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的水温大于温度阈值时,开启所述废气再循环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的差值对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包括:
当所述差值小于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存在低流量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差值不小于所述差值阈值时,确定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不存在低流量故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三压力值,包括:
通过设置于所述进气歧管中的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第三压力值;
所述获取第四压力值,包括:
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第四压力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四压力值和所述第三压力值的差值,以及所述上冲量对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包括:
当所述第三压力值和所述第四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和所述上冲量满足触发条件时,使故障数量增加一,所述触发条件为所述第三压力值和所述第四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小于压降阈值且所述上冲量小于上冲量阈值;
当所述故障数量大于第一数量阈值时,确定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存在高流量故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三压力值和所述第四压力值之间的差值和所述上冲量不满足所述触发条件时,使无故障数量增加一;
当所述无故障数量大于第二数量阈值时,确定所述废气再循环系统不存在高流量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857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