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2型免疫疾病的多肽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8519.0 | 申请日: | 202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6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轩;莫珊珊;于兰兰;张罗;赵妍;王向东;李小璐;张文博;郝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C12N15/12;A61K38/17;A61P37/02;A61P37/08;A61P33/14;A61P11/02;A61P11/06;A61P17/00;G01N27/447;G01N27/62;G01N30/02;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预立生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36 | 代理人: | 高倩倩;李红伟 |
地址: | 10000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免疫 疾病 多肽 | ||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治疗2型免疫疾病的多肽,所述的多肽包括如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在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构建了CLC晶体诱导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天然免疫因子激活的体外模型,所述的多肽能够有效抑制CLC晶体激活的天然免疫反应,该结果证明所述的多肽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2型免疫疾病的药物。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多肽在制备可用于诊断2型免疫疾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治疗2型免疫疾病的多肽。
背景技术
世界范围内有超过3亿人群受到蠕虫感染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过敏性鼻炎、食物过敏及湿疹的困扰。这类感染或炎症反应的共同特征即所谓的“过敏”或“2型免疫反应”。2型免疫反应一方面由蠕虫诱导,并且产生针对蠕虫的保护性免疫反应;另一方面也引起病理改变,包括促进由各种变应原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过敏性炎症反应。2型免疫反应以2型细胞因子的产生为主要特征。在抗原的刺激下,树突状细胞(DC)活化后促使T细胞分化为Th2细胞,释放2型细胞因子,继而激发IgE产生和嗜酸性粒细胞聚集等。
夏科雷登结晶(Charcot-leyden crystals,CLCs)由法国神经病学家Charcot于1853年在一个死亡的白血病患者的心脏和脾脏组织中发现,是沉积在细胞外的双锥体六角形蛋白结晶,德国医师Leyden也于1872年在哮喘患者的痰液中发现,因此得名Charcot-leydencrystal。后人在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蠕虫感染和一些癌症患者的病变部位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晶。夏科雷登结晶是一种由嗜酸性粒细胞裂解后所释放的半乳糖凝集素-10形成的蛋白结晶,主要存在于伴Th2型免疫细胞浸润疾病的病变部位中,其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评估病情的指标之一。
多肽一般是指少于100个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低于10000。多肽类药物在治疗肿瘤、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肢端体肥大症、骨质疏松症、胃肠道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疾病以及抗病毒、抗菌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已在全球批准上市的多肽药物共有80余种,其中抗肿瘤药物17种,糖尿病治疗药物7种,感染与免疫治疗药物16种,血管与泌尿治疗药物9种,其他药物31种。现有技术中缺少可用于治疗2型免疫疾病的多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诊断、预防或治疗2型免疫疾病的多肽。为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肽,所述的多肽包括如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多肽,该序列N端的第8位氨基酸为胍氨酸。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肽衍生物,所述的多肽衍生物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肽的修饰产物、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肽经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添加和/或替换后获得的变体,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肽与其他物质的偶联物。
进一步,所述变体包含与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有至少55%,60%,65%,70%,75%,80%,85%,90%,95%,96%,97%,98%或99%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
进一步,所述的多肽衍生物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肽的修饰产物。
其中,所述的修饰包括但不限于氨基化修饰、甲基化修饰、酰胺化修饰、羟基化修饰、羧基化修饰、羰基化修饰、烷基化修饰、乙酰化修饰、磷酸化修饰、硫酸化修饰、酯化修饰、糖基化修饰、环化修饰、生物素化修饰、荧光基团修饰、聚乙二醇PEG修饰、豆蔻酰化修饰、非金属化学元素修饰、固定化修饰。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修饰为氨基化修饰。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含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多肽或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多肽衍生物。
进一步,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缓冲液、赋形剂或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8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