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压互感器绝缘故障辨识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7070.6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7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窦峭奇;陈应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互感器 绝缘 故障 辨识 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压互感器绝缘故障辨识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本发明首先采集绝缘故障模拟实验中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数据,构建绝缘故障实验数据集;其次利用同相多台电压互感器一次电压的一致关系对所述绝缘故障实验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消除一次电压波动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取实验室故障特征数据集;然后利用监督学习算法对所述实验室故障特征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故障辨识模型;最后利用迁移学习算法将所述故障辨识模型迁移至实际变电站工况,得到改进的故障辨识模型。通过本发明构建的故障辨识模型,可以无需停电检修,实现在线实时监测电压互感器的绝缘状态,实时掌握电压互感器的运行状态,降低故障电压互感器服务于电力系统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状态评估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压互感器绝缘故障辨识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压互感器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进行电气数据采集的关键基础设备之一,具体包括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和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劣化现象,进而影响电气数据测量的准确性,严重时甚至会影响继电保护的准确动作,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监测电压互感器运行状态,及时维护故障电压互感器以保证其运行状态符合相关规程十分重要。
传统的电压互感器检测方法为定周期离线检测,该方法需计划性停电配合,其检测周期固定导致“欠修”与“过修”问题并存,无法及时掌握电压互感器的运行状态。应对上述不足,申请号为CN201820315588.3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绝缘在线监测装置,通过外接设备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本体及尾端的绝缘状态进行监测,实时性较传统方法显著提高,然而该方法仅定性分析故障类别,存在无法定量分析故障严重程度的局限性。为应对传统停电检测方法检测量不全及灵敏度不高的问题,申请号为CN201911125797.7的发明专利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绝缘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外接检测装置获取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二次侧电流,并通过互感器纵差差值判定异常,上述两种方法都需要在互感器一次侧加装设备,存在影响一次回路物理特性的局限性。
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利用故障模拟试验来进行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内绝缘状态评估的方法,然而该方法仅在故障模拟实验平台上验证了有效性,并未考虑变电站现场的实地应用。变电站现场的电压互感器在型号、参数和应用环境方面与实验室模型有所不同,导致电压互感器在实验室与变电站现场的故障特征有所不同。因此实施上述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在变电站现场的电压互感器上重新模拟故障实验,由于变电站现场不具备进行故障模拟实验的条件,限制了上述方法的实际应用性。将实验室建立的模型以低成本且切实可行的方式应用于变电站现场,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率,是本发明专利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压互感器绝缘故障辨识模型构建方法及装置,通过构建辨识模型,实现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对电压互感器故障辨识的准确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压互感器绝缘故障辨识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绝缘故障模拟实验中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数据,构建绝缘故障实验数据集;
S2,利用同相多台电压互感器一次电压的一致关系对所述绝缘故障实验数据集进行特征提取,消除一次电压波动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取实验室故障特征数据集;
S3,利用监督学习算法对所述实验室故障特征数据集进行训练,得到故障辨识模型;
S4,利用迁移学习算法将所述故障辨识模型迁移至实际变电站工况,得到改进的故障辨识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格蓝若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70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