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柑橘青果的烘干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05553.2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1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航;付晓记;李朝智;闵华;幸胜平;熊慧薇;李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6B9/10 | 分类号: | F26B9/10;F26B25/18;F26B25/22;F26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3302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柑橘 青果 烘干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柑橘青果的烘干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烘干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橘青果的烘干方法,先在烘干前将柑橘青果穿插固定在定型签上,然后在第一次烘干阶段维持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湿度;第一次烘干阶段高温低湿的设置能实现柑橘青果表皮的快速失水,造成柑橘表面快速收缩,堵塞水分散失通道,使青果内部水分不能通过柑橘表皮散失,而定型签穿插固定的设置会在柑橘青果上留下穿孔,使收缩后的柑橘表皮与穿孔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进而使水分只能通过穿孔位置实现散失,减少水分因通过柑橘青果表皮散失而导致的活性物质损失;定型签在柑橘青果上留下的穿孔能加快烘干速度;定型签的穿插固定可实现柑橘青果在前期烘干过程中的初步定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柑橘青果的烘干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烘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柑橘属容易成花,但座果率较低,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落果,这些落果统称为柑橘青果。大量柑橘青果的产生除了给果农带来产量、经济上的损失外,还会成为一种污染源影响以后果园持续生产。
柑橘青果中含有较多的药用活性成分物质,中药枳实即是多种柑橘青果干制而成。将合适的柑橘青果开发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干制品,可以最大化提高落果的综合利用率,在促进柑橘栽培业的发展的同时,为制药等行业提供丰富的原料。
但是,传统的柑橘青果烘干方法都是维持较低温度和较高的湿度,使水分散失没有那么剧烈,以免造成柑橘青果表皮急剧收缩,堵塞水分散失通道,造成后期柑橘青果内部水分散失不畅,使烘干用时延长,但是,此方法会使得柑橘青果内部水分以热蒸汽的形式通过柑橘皮散失,且干制时间较长,从而带来柑橘青果表皮中的大量活性物质损失,另外,超长的烘干过程会导致部分烘干后的柑橘青果形状干瘪,甚至颜色发黑。
因此,亟需找到一种烘干速度快,可保持柑橘青果形状,且可防止柑橘青果中活性物质损失的柑橘青果烘干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烘干速度慢,烘干后的柑橘青果形状干瘪,以及烘干后的柑橘青果活性物质损失严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柑橘青果的烘干方法,一种柑橘青果的烘干方法,所述烘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定型处理:将柑橘青果穿插固定在定型签上;
第一次烘干:将柑橘青果于温度为70~85℃、湿度为10~15%的条件下烘干3~5h。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方法还包括第二次烘干;所述第二次烘干为:将柑橘青果于温度为50~55℃、湿度为15~25%的条件下烘干8~11h。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方法还包括第三次烘干;所述第三次烘干为:将柑橘青果于温度为55~60℃、湿度为10~15%的条件下烘干8~12h。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烘干方法还包括第四次烘干;所述第四次烘干为:将柑橘青果于温度为60~65℃、湿度为10~15%的条件下烘干2~5h。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型签中,部分定型签沿纵向穿插固定柑橘青果,剩余定型签沿横向穿插固定柑橘青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型签有六根,其中四根沿纵向穿插固定柑橘青果,另外两根沿横向穿插固定柑橘青果。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沿纵向穿插固定柑橘青果的四根定型签呈正方形排布。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沿横向穿插固定柑橘青果的两根定型签分别位于柑橘青果靠近上部和下部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次烘干前,将全部穿插固定柑橘青果的定型签取出;
或者,所述第三次烘干前,将部分穿插固定柑橘青果的定型签取出,所述第四次烘干前,将剩余穿插固定柑橘青果的定型签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55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