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日志动态化输出的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04801.1 | 申请日: | 202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7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赵洋;孟珂;赵海兴;李照川;罗超;徐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G06F8/3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6 | 代理人: | 董延丽 |
| 地址: | 214002 江苏省无锡市无锡经济开发区金融一街15号11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日志 动态 输出 控制 方法 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日志动态化输出的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确定程序功能接口,并通过程序功能接口获取实例对象;对实例对象进行反射处理,以得到实例对象的内部结构;将内部结构与类数据源内对应的匹配条件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实例对象是否通过程序功能接口输出日志。通过对日志进行动态的输出控制,使得日志输出更加灵活方便,大幅度减少了因特殊条件的日志控制而造成的冗余代码和重复性工作,使得日志完全按照开发者所需要的输出条件进行输出,减少了无用日志的输出,从而降低了服务器资源的浪费,此外,通过反射的方式获取实例对象的内部结构,使得代码更加灵活,极大地提高了应用的可扩展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日志动态化输出的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互联网产品或系统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各种开发语言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发展。在互联网产品或系统中,日志记录是程序运行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每个互联网产品或系统都会有日志体系,每种开发语言也都会有自己的日志框架和模块,日志对于互联网产品或系统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互联网产品或系统由于用户吞吐量大,在某些需要记录大字段等特殊参数的场景中进行日志输出是非常消耗资源的。然而,现有的日志输出方法难以对日志输出进行针对性控制,因此,提出一种动态的日志控制方法则显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针对日志的输出无法做到针对性动态控制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日志动态化输出的控制方法、设备及介质,包括:
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日志动态化输出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程序功能接口,并通过所述程序功能接口获取实例对象;对所述实例对象进行反射处理,以得到所述实例对象的内部结构;将所述内部结构与类数据源内对应的匹配条件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实例对象是否通过所述程序功能接口输出日志。
在一个示例中,确定程序功能接口,并通过所述程序功能接口获取实例对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需要控制日志输出的匹配对象类名;获取所述匹配对象类名包含的多条属性名,并从所述多条属性名中选取得到,需要控制所述日志输出的匹配属性名;获取所述匹配属性名包含的多条属性值,并从所述多条属性值中选取得到,需要控制所述日志输出的匹配属性值;确定所述匹配属性值对应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的类型至少包括:允许日志输出型、禁止日志输出型;将所述匹配对象类名、匹配属性名、匹配属性值以及约束条件添加至类数据源,作为所述类数据源与实例对象的匹配条件。
在一个示例中,将所述内部结构与类数据源内对应的匹配条件进行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实例对象是否通过所述程序功能接口输出日志,具体包括:通过所述内部结构获取实例对象类名,并判断类数据源内是否存在与所述实例对象类名相同的匹配对象类名;若不存在,则根据预存的代码确定所述实例对象是否输出日志;若存在,则通过所述内部结构获取实例对象属性名,以及所述实例对象属性名下包含的多条实例对象属性值;通过所述类数据源查询与所述实例对象属性值匹配的匹配属性值,以及与所述匹配属性值对应的约束条件;根据所述约束条件以及预存的第一算法,得到计算结果,所述计算结果用于确定所述实例对象是否通过所述程序功能接口输出日志。
在一个示例中,根据所述约束条件以及预存的第一算法,得到计算结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实例对象属性名的数量不少于两个;确定得到多个所述计算结果,并根据预存的第二算法以及多个所述计算结果,控制所述程序功能接口输出或不输出所述实例对象的日志。
在一个示例中,通过所述内部结构获取实例对象属性名,以及所述实例对象属性名下包含的多条实例对象属性值之前,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内部结构存在私有属性访问权限;通过预存的运行算法,获取所述私有属性访问权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卓数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4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