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动聚合物的手术缝合换针设备及其换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3066.2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6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常龙飞;饶曼婷;李焱;胡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缪璐欢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致动 聚合物 手术 缝合 设备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电致动聚合物的手术缝合换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壳体内的旋转驱动装置、直线驱动装置和缝合针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旋转驱动单元、第一抓手、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
所述旋转驱动单元包括弹性薄膜和IPMC片,所述IPMC片分别位于弹性薄膜的两面、且交叉设置,所述弹性薄膜的一端与第一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弹性薄膜的另一端与第二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IPMC片通电致使弹性薄膜呈螺旋状;
所述第一抓手位于第一底座的一端,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位于第一抓手的一端;
所述缝合针装置包括缝合针和第六底座,所述第六底座的一端与第二底座连接,所述缝合针位于第六底座内,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出针口;
所述第一抓手抓住第一底座,所述弹性薄膜呈螺旋状致使第二底座转动,带动第六底座转动,从而带动缝合针转动至出针口,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底座沿其轴向移动,致使缝合针伸出出针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动聚合物的手术缝合换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抓手,所述第二抓手位于第二底座的一端,所述第二抓手抓住第二底座,所述弹性薄膜呈螺旋状致使第一底座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动聚合物的手术缝合换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IPMC片呈平行四边形,弹性薄膜两面均设有两片IPMC片,同一面的IPMC沿弹性薄膜长度方向对称设置,两面的IPMC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动聚合物的手术缝合换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手包括第三底座和第一IPMC长条,所述第一IPMC长条的一端与第三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IPMC长条的另一端卡合在第一底座外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动聚合物的手术缝合换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外侧壁设有多条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第一底壁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所述第二凹槽长度方向与第一底座轴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动聚合物的手术缝合换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抓手包括第四底座和第二IPMC长条,所述第二IPMC长条的一端与第四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IPMC长条的另一端卡合在第二底座外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动聚合物的手术缝合换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包括电磁继电器、第一弹性件、磁性片和第五底座;所述磁性片位于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三底座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五底座位于壳体底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五底座的一端连接,所述电磁继电器位于第一弹性件内;
所述电磁继电器通电使磁性片吸住第一弹性件,致使第一弹性件呈压缩状态,所述电磁继电器断电使第一弹性件伸出,致使第一底座、旋转驱动单元、第二底座、第六底座朝向出针口移动,从而导致缝合针伸出出针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动聚合物的手术缝合换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装置还包括绕线单元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六底座内部中空,所述绕线单元位于第六底座内部,所述第六底座的顶端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位于第三通孔内,所述缝合针的针孔端插入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所述缝合针的另一端抵住壳体内顶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致动聚合物的手术缝合换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底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中心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缝合针的针孔端依次伸入第四通孔、第三通孔和第二弹性件。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动聚合物的手术缝合换针设备的换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第一抓手抓住第一底座,所述IPMC片通电致使弹性薄膜呈螺旋状,所述弹性薄膜呈螺旋状致使第二底座转动,带动第六底座转动,从而带动缝合针转动至出针口,所述直线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底座沿其轴向移动,致使缝合针伸出壳体上的出针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30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连杆及出入土角度可调的水田叶轮
- 下一篇:一种分布式负荷监测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