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1卡扇区扩展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2965.0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6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高赵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赵涵 |
主分类号: | G06F21/72 | 分类号: | G06F2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段凯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m1 扇区 扩展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1卡扇区扩展工艺,保持一个线圈不变,使用多个EEPROM建立显隐EEPROM,将无效数据建立在显EEPROM中,将有效数据建立在隐EEPROM中,保证分电路全部电性连接时非法读卡器始终读取显EEPROM中的数据,显隐扇区秘钥全部相同并使用FUID卡使厂商一致,可用显扇区优先感应的无效数据再使显EEPROM分电路的断路作为使隐扇区数据有效的唯一条件,并在电路中安装可以使各个显扇区的分电路断路和使隐扇区分电路在合法读卡器影响下克服制约电性维持原有连接的电子元件,合理的并联使这些电子元件在电阻允许的情况下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传输信息的安全。本发明能够有效地保护M1卡合法数据,达到保护企业合法财产的目的,并进一步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加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M1卡扇区扩展工艺。
背景技术
2008年德国研究员亨里克.普洛茨和弗吉尼亚大学计算机科学在读博士卡尔斯滕.诺尔成功地破解了NXP的Mifare经典芯片既M1卡,虽然一开始没有对外公布技术细节,但是后来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可以破解M1卡,更因为近几年电商行业的兴起,使破解器材和相关技术得以在电商平台上购买,近几年能破解M1卡的人数急速增加,M1安全问题到了最需要解决的时候,在M1卡被破解的形式下,由于M1卡应用广泛且可能存有金额,已经给社会稳定和企业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安全隐患,但仍有大多数M1卡没有经过有效的加密手段就直接投入运用,导致被不法分子破解。即使将M1卡联网,卡内信息仍然可以被读取,而且目前将M1卡联网的软件也出现了破解版,目前对于卡片厂商来说,想要绝对的安全性只能选择成本较高的CPU卡。但是CPU卡也只是暂时无解,一些厂家也不敢全面投产CPU卡,M1卡问题在不更换机型和芯片种类的情况下一时间都无人能彻底解决,一种低成本而且难以受黑客攻击的加密方法急待开发研究。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M1卡扇区扩展工艺:
一种M1卡扇区扩展工艺,所述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取两张M1芯片,分别为第一芯片以及第二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用于并联后第一电子元件受合法读卡器控制后使显扇区分电路断路并存放无效数据;所述第二芯片用于并联后第二电子元件受合法读卡器控制后克服制约使隐扇区分电路维持原有的电性连接存放有效数据;
S2.记录第一芯片以及第二芯片上0扇区0块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芯片以及第二芯片上的第一EEPROM及第二EEPROM剪下并标记;
S3.将第一EEPROM及第二EEPROM并联在第一线圈上;通过0扇区0块的差异确定被优先感应的第一EEPROM,并存放无效数据;剪去焊点前第一EEPROM一侧的分电路;感应到第二EEPROM,并在第二EEPROM中导入有效数据;剪去焊点前第二EEPROM一侧的分电路;
S4.将第一EEPROM用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EEPROM用第二电子元件分别安装到剪开的上述两条分电路中;
S5.组装完毕后至少一次的感应校验出厂。
作为改进,在S1中,若有认证0扇区0块的防火墙可以采用FUID芯片的EEPROM作为显扇区或隐扇区结构。
作为改进,在S2中,采用FUID芯片的使厂商0扇区与M1芯片保持完全一致,所述0扇区可以不锁死,没有FUID芯片的也要保证0扇区0块至少前八位字符一致并将0扇区锁死且不能使用UID芯片。
作为改进,在S2中,在剪下第一EEPROM及第二EEPROM的同时,需保证在第一EEPROM及第二EEPROM两侧导线足够容纳第一电子元件和第二电子元件,将第二线圈留作生产下一张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赵涵,未经高赵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2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