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灵敏度小型化动圈芯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01496.0 | 申请日: | 2021-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0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跻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振兴泽博智能震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18 | 分类号: | G01V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18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灵敏度 小型化 动圈芯体 结构 | ||
1.一种高灵敏度小型化动圈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两端的上盖(2)和下盖(3),其中:
所述上盖(2)和下盖(3)之间安装有组合磁路(4),所述组合磁路(4)由奇数个轭铁和偶数个磁钢交替布置而成,所述偶数个磁钢按照对磁方式布置;
所述壳体(1)的内径与组合磁路(4)外径之间的环形空气间隙中安装有组合线圈架(5),所述组合线圈架(5)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上弹簧片(6)和下弹簧片(7)弹性连接在组合磁路(4)外径与壳体(1)内孔之间的环形空气间隙之中,组合线圈架(5)由多个线包骨架和线包组成,所述线包的位置和数量与轭铁的位置和数量对应,所述线包骨架包括两端的边骨架(501)和中部的内骨架(502),两个边骨架(501)基于轴孔配合、分别同轴安装在内骨架(502)的两端;
所述外壳(1)通过滚边封口分别与上盖(2)和下盖(3)固定连接,上盖(2)、下盖(3)与壳体(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8);
所述组合线圈架(5)顶端的导电金属游丝(10)与上盖上面的导电柱(9)通过焊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灵敏度小型化动圈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磁路(4)包括第一轭铁(401)、第一磁钢(402)、第二轭铁(403)、第二磁钢(404)和第三轭铁(405),其中:
所述第一轭铁(401)、第一磁钢(402)、第二轭铁(403)、第二磁钢(404)和第三轭铁(405)依次设置在上盖(2)底座和下盖(3)底座之间;
磁钢按照两种对磁方式布置,其中:
方式一:所述第一磁钢(402)的N极向上布置、第一磁钢(402)的S极向下布置,所述第二磁钢(404)的S极向上布置、第二磁钢(404)的N极向下布置;
方式二:所述第一磁钢(402)的S极向上布置、第一磁钢(402)的N极向下布置,所述第二磁钢(404)的N极向上布置、第二磁钢(404)的S极向下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灵敏度小型化动圈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磁路(4)还包括第一补偿环(406)和第二补偿环(407),其中:
所述第一补偿环(406)包裹在第一磁钢(402)的外侧、且设置在第一轭铁(401)和第二轭铁(403)之间;
所述第二补偿环(407)包裹在第二磁钢(404)的外侧、且设置在第二轭铁(403)和第三轭铁(40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灵敏度小型化动圈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轭铁(401)、第二轭铁(403)和第三轭铁(405)的中部设置有减重通孔(40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灵敏度小型化动圈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采用钕铁硼材料、铝镍钴或钐钴材料制作,当磁钢采用铝镍钴或钐钴材料制作时,可以省去磁路中的补偿环,所述轭铁采用工业纯铁、低碳钢、坡莫合金或高导磁微晶材料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灵敏度小型化动圈芯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骨架(501)分为边槽骨架(5011)和翻边骨架(5012)两种结构:
结构一:所述边槽骨架(5011)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边槽骨架(5011)的内壁一端设置有安装台阶(5013),边槽骨架(5011)的外壁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边环槽(5014)和第二边环槽(5015),第一边环槽(5014)用于安装线包(503),第二边环槽(5015)用于安装配重体(504),位于下侧的边槽骨架(5011)底部还设置有安装下弹簧片的配合台阶孔(5016);
结构二:所述翻边骨架(5012)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位于上方的翻边骨架(5012)的顶端水平向外延伸形成翻边(5017),翻边(5017)上套装有挡线筋(505),挡线筋(505)用于定位线包(503),位于下方的翻边骨架(5012)底部还设置有安装下弹簧片的固定台阶孔(50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振兴泽博智能震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振兴泽博智能震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014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