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融合多导联注意力机制的ResNeXt网络分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9643.1 | 申请日: | 2021-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5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新武;窦梦菲;李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346 | 分类号: | A61B5/3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多导联 注意力 机制 resnext 网络 分类 方法 | ||
1.一种融合多导联注意力机制的ResNeXt网络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12导联心电信号进行预处理;
①确定等分割窗口W和覆盖长度,及窗口移动步长S;其中由于数据集不同类别数量不均衡,为了平衡数据集,按照每个类别数据数量作为权重,对不同心电类别数据设置不同覆盖长度;
②对所有分割后的心电信号片段所有值进行归一化;
③对所有归一化后的心电信号片段分别对每个导联单独作STFT变换,得到H*M*12的多通道频谱图像;
④为了提高数据准确性,对所有频谱图取对数,获得对数频谱图;
S2.构建面向12导联心电信号的MARX-Net模型;
①MARX-Net网络由分组卷积残差网络ResNeXt和导联注意力模块组成;MARX-Net网络将基于SE-Net的导联融合模块融入ResNeXt中,导联注意力机制分别设置在最初频谱图像数据送入网络时,以及ResNeXt每个分组卷积支路的恒等映射中;
②MARX-Net网络数据输入为12通道的频谱图像,首先经过一层导联注意力模块,即Senet,包括globalaveragepooling,两层全连接层,sigmoid层;之后进入9层多支路的ResNeXt网络;对于每层ResNeXt来说,由SplitLayer和TransitionLayer组成;
③其中SplitLayer为含有相同拓扑结构的多支路CNN结构,这里支路数量设置为2,每个支路的网络结构为1×1卷积层,3×3卷积层;每个支路为2个卷积层,分别使用1×1和3×3的卷积核,卷积步长分别为1和2,卷积核的数量皆为64;多个支路最终得到特征图,以及原始输入相加聚合,实现恒等残差映射;
④TransitionLayer为1×1卷积层;
⑤每一个卷积层包括BN-RELU-Conv,将激活函数RELU放在Conv之前,使层与层之间存在一条无阻碍的完全恒等路径,从而加快网络的收敛,将由此卷积层组成的残差块称为PReActResNet;
S3.对S2中构建的模型进行优化训练;
所采用的损失函数是交叉熵损失函数:
其中,x表示样本,y表示实际的标签,a表示预测的输出,n表示样本总数量;
S4.对测试集中的每条12导联心电记录进行预测具体步骤如下:
Step1数据预处理
①对于测试集每条心电记录,按其标签类别在数据集中的占比权重确定等分割窗口W和覆盖长度,及窗口移动步长S;得到n个片段,每个片段长度为l,导联数为12,即一个12×l的矩阵,分割得到每个片段的所属记录的类别即为该片段的标签;
②对于每个分割片段,对所有值进行归一化;
③对所有归一化后的心电信号片段分别对每个导联单独作STFT变换,得到H*M*12的多通道频谱图像;
④对测试集中每条记录提取的n个片段集打包,作为一个预测样本;
Step2模型预测
①将Step1中得到的一个预测样本,即n个H*M*12的矩阵,输送至MARX-Net网络中,模型最经过Softmax映射为该预测样本对于每个类别的所属概率估计,该模型输出为n×c的矩阵,其中c为类别数量;
②计算每个片段的最大概率对应类别,得到n个类别标签序列W={w1,w2,…wn},其中wi∈{1,2,……,c};
Step3结果投票
①统计Step2②中的投票数最多的类别,投票结果最多的类别为该记录的最终类别;
②若W中每个类别数量相同,则按照每个类别在数据集中的占比进行加权,选择权重最少的类别为最终类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964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