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系统用集装箱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8295.6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1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天文;李金林;李运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4 | 分类号: | H01M50/204;H01M50/256;H01M50/289;H01M10/613;H01M10/6563;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元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9 | 代理人: | 王荣君 |
地址: | 231323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集装箱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用集装箱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箱体和隔板上分别安装有箱门机构和仓门机构,所述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外侧均安装有风冷装置。本发明中,当外界温度低于箱体内温度时,通过风冷装置对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进行散热,当电池组工作时间延长,外界温度高于箱体内部温度时,打开仓门机构,并在移动装置的作用下,将两侧的电池组平移进入降温仓,通过空调机组对电池组进行更有效的降温,本发明在根据电池组的升温和热量散失情况,结合风冷装置和空调机组针对不同情况对电池组进行降温,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用集装箱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平滑接入、智能微电网、工商业削峰填谷等多种场景和模式。其工作原理是:当新能源发电充足,或市电处于低谷时段,电能经过储能变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电池充满后电池管理系统发出指令,停止充电。当新能源发电不足,或市电处于高峰时段,蓄电池储能单元输出电能通过储能变流器转换为交流电供负载使用。
首先,为了让集装箱内的电池系统工作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目前大部分采用的热管理方式是给集装箱装空调,利用空调调节集装箱内的空气温度,但是,当外界温度低于集装箱内部温度,且电池组工作时间过长,需要对电池组进行降温时,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空调降温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其次,电源集装箱式储能系统内的电池组也具有使用寿命,当电池组到达实用寿命后,需要对电池组进行更换,然而,目前的电池组更换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搬运,由于电池组较为承重,搬运非常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储能系统用集装箱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储能系统用集装箱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两侧固定连接有隔板,通过隔板将箱体内部间隔后,依次得到第一电池仓、降温仓和第二电池仓,所述箱体和隔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所述箱体和隔板上分别安装有与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相适配的箱门机构和仓门机构,所述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外侧均安装有风冷装置,所述降温仓外侧安装有空调机组,所述箱体外侧安装有显示装置,所述第一电池仓和第二电池仓内均设有电池组和电池管理装置,以及驱动电池组平移的移动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仓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隔板外侧的第一门框和第二门框,所述第一门框和第二门框之间滑动安装有与第二通槽相适配的仓门,所述箱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外侧的第二门框和第三门框,所述第二门框和第三门框之间滑动安装有与第一通槽相适配的箱门,所述箱体和隔板上分别安装有驱动仓门和箱门平移的门驱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隔板上的所述第一门框和第二门框分别设置于第二通槽的底部和顶部,箱体上的所述第二门框和第三门框分别设置于第一通槽的顶部和底部,所述第二门框一侧具有容纳仓门和箱门进出的开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门驱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仓门和箱门一侧的齿条,所述箱体和隔板上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与齿条啮合连接的蜗轮,所述箱体和隔板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自由端传动连接有与蜗轮啮合连接的蜗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仓门和箱门的顶部和底部两侧均安装有第一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底部两侧安装有第二滚轮,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与第二滚轮相适配的轨道槽,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叉架框,所述电池组设置于叉架框上,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降温仓内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与驱动块螺纹旋合连接的传动螺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绿沃循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8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