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相工艺丙烯-丁烯无规共聚聚丙烯生产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8244.3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方鹤;夏俊;严凌;曾凯;杨建;赵学诗;刘秋玲;白伟涓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天化石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06 | 分类号: | C08F210/06;C08F210/08;C08F2/34;C08F2/01;C08F2/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王辉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艺 丙烯 丁烯 共聚 聚丙烯 生产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气相工艺丙烯-丁烯无规共聚聚丙烯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丙烯储罐(1)、丁烯储罐(2);
所述丙烯储罐(1)连接固碱干燥罐(3),固碱干燥罐(3)连接丙烯脱气塔(4),丙烯脱气塔(4)连接一级干燥罐(5),一级干燥罐(5)连接脱硫塔(6),脱硫塔(6)连接脱砷塔(7),脱砷塔(7)连接脱MAP塔(8),脱MAP塔(8)连接二级干燥罐(9),二级干燥罐(9)连接反应器(10);
丁烯储罐(2)连接干燥器(11),干燥器(11)连接丁烯过滤器(12),丁烯过滤器(12)连接循环气冷却器(13),循环气冷却器(13)连接反应器(10);
反应器(10)与循环气压缩机(14)连接,循环气压缩机(14)连接循环气冷却器(13),循环气冷却器(13)与反应器(10)连接;
反应器(10)连接粉料净化仓(15),粉料净化仓(15)连接挤出造粒系统(16);
反应器(10)内设置有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仪(17)。
2.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相工艺丙烯-丁烯无规共聚聚丙烯生产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丙烯储罐(1)中的丙烯首先进入固碱干燥罐(3)脱除其中的游离水,再进入丙烯脱气塔(4),使得丙烯脱气塔(4)塔底部出料中的轻组分气,再进入到一级干燥罐(5),进一步脱除其中的水分,然后进入脱硫塔(6),脱除其中的硫含量,然后再依次通过脱砷塔(7)和脱MAP塔(8)依次脱除其中的砷、磷和甲基乙炔、丙二烯后,最后进入到二级干燥罐(9),干燥后进入到反应器(10)内;
B:丁烯储罐(2)内的液体丁烯直接从干燥器(11)底部进入,从顶部出料,分别脱除其中的硫和水等杂质,然后通过丁烯过滤器(12)对丁烯进行过滤以脱除污染物颗粒后送到循环气冷却器(13)再进入到反应器(10)内;
C:步骤A的丙烯和步骤B的丁烯在反应器(10)内进行反应,反应器(10)内注入催化剂、给电子体及助催化剂,且反应时反应器(10)内的物料在反应器(10)、循环气压缩机(14)、循环气冷却器(13)间进行循环反应,反应后产品进入粉料净化仓(15),在粉料净化仓(15)内脱除未反应完全的催化剂,再与特定的添加剂一起进入挤出造粒系统(16)进行造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相工艺丙烯-丁烯无规共聚聚丙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反应器(10)为单个流化床反应器,反应器(10)内注入催化剂、给电子体及助催化剂,催化剂为Consista602、给电子体为D9600、助催化剂为三乙基铝;
控制反应器(10)冷凝量不低于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相工艺丙烯-丁烯无规共聚聚丙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以50kg/h缓慢加入丁烯,控制丁烯加入速度为30-40kg/15min,控制床露点温度差≤3.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相工艺丙烯-丁烯无规共聚聚丙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H2/C3应器中氢碳摩尔即为氢气和丙烯单体的摩尔比、C4/C3为丁烯与丙烯单体的摩尔比及Al/Si为助催化剂三乙基铝与给电子体D9600的摩尔比;
C4/C3的计算通过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仪(17)出循环气中的丙烯、丙烷、氢气、氮气组分的数值后采用间接差值法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相工艺丙烯-丁烯无规共聚聚丙烯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2/C3摩尔比为0.014-0.065,C4/C3摩尔比为0.02-0.06,Al/Si摩尔比为4-1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相工艺丙烯-丁烯无规共聚聚丙烯生产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储罐(1)、丁烯储罐(2)储罐材质为304不锈钢,丙烯储罐(1)、丁烯储罐(2)罐的设计温度范围为-196℃到50℃,承受压力为0.84Mp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天化石化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天化石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82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嘴及喷雾设备
- 下一篇:一种胎压无线监测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