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适应通讯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7738.X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8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赵仁淞;王琨;晏杰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奥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孙钧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自适应 通讯 数据处理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适应通讯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属于物联网领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在数据传输时进行数据传输大小的计算,在进行传输大小计算的过程中是先对数据进行类型分类再进行分别计算,当计算得出的数据传输大小小于有线信道的传输能力时,将数据统一经过有线信道进行传输,保证了传输数据的快速性以及实时性;当数据传输大小大于有线信道的传输能力且在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的负载范围时,进行数据不同类别计算,并进行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的同时传输;且当控制器接收到的数据处理模块发送的信号为其他承载信号时,控制器连接压缩模块,将压缩后的数据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后,进行数据重新判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领域,涉及数据处理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适应通讯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传输就是按照一定的规程,通过一条或者多条数据链路,将数据从数据源传输到数据终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点与点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交换。一个好的数据传输方式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在现有的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以及可靠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现有的数据传输大多数采取唯一的数据传输方式,不是单独的有线传输就是纯粹的无线传输,往往数据传输时并不会根据数据传输的大小进行自适应的数据传输调整,以保持数据的传输的有效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适应通讯数据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自适应通讯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信源端与信宿端,所述信源端为数据的发送方,所述信宿端为数据的接收方,在信源端和信宿端之间存在信道,所述信道包括有线信道以及无线信道,所述信源端连接有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信源端发送数据的类型以及大小并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数据的类型标记为Lx,x表示数据类型编号,将数据的大小标记为BLxi,i表示处于同一时刻相应类型数据的数据编号, i为正整数,i=1,2……n;并计算出同一时刻需要传输的数据的总大小ZBL;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无线信道的单位时间的承载量Cwx以及有线信道的单位时间的承载量Cwl;
数据处理模块比较ZBL与Cwx和Cwl的大小;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连接有控制器;
当ZBL≤Cwl时,数据处理模块发送有线信道独自承载信号至控制器;
当Cwx+Cwl≥ZBLCwl时,数据处理模块发送共同承载信号至控制器;
当ZBLCwx+Cwl,数据处理模块发送其他承载信号至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信源端与信宿端角色关系可进行变换。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安装在信源端的数据端,所述数据端既是信号输入的端口也是信号输出的端口。
进一步地,数据的总大小ZBL的计算公式为
进一步地,信息采集模块获取从信源端到信宿端的信道的数量,并分别标记无线信道的数量为S1,有线信道的数量为S2;
信息采集模块获取无线信道的信号传输速率并标记为Vwx,信息采集模块获取有线信道的信号传输速率并标记为Vwl;
数据处理模块通过计算公式分别计算无线信道的单位时间的承载量 Cwx以及有线信道的单位时间的承载量Cwl,计算公式分别为:
Cwx=Vwx×S1×t;Cwl=Vwl×S2×t。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缩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奥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奥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77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