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6739.2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9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方晓峰;王斌;胡玲玲;李青麟;张春华;黄军锋;崔金栋;杨俊岭;李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7/022 | 分类号: | B01D17/022;B01D17/028;C10G3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周银银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一端设有进液口,所述分离罐的另一端设有出油口,所述分离罐的底部设有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内设有相对水平面倾斜的多孔集结板,所述多孔集结板的下端位于分离罐的底部,所述多孔集结板的上端位于液面的上方,且多孔集结板自下而上逐渐朝出油口方向倾斜,所述出液口开设在多孔集结板与出油口之间。本发明多孔集结板自下而上逐渐朝出油口方向倾斜,改变了多孔集结板与液体的接触长度,油珠的运动轨迹得以延长,并能够增加多个油珠之间的碰撞几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油水分离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水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集输及炼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泥。为避免含油污泥直接排放污染环境并造成含油污泥中的油气资源的浪费,通常会采用热解技术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并对石油资源进行回收。污泥热解是利用污泥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条件下对其加热,使有机物产生热裂解,形成具有利用价值的热解气,该部分热解气经过急冷塔冷凝后形成油水混合物后,需要对这部分油水混合物进行油水分离,实现对石油资源的回收。
相关技术中普遍采用重力法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即利用油水密度不同,通过设置油水分离池或者分离罐将油水混合物导入其中并静置一段时间使油水混合物自然分层。
采用重力法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为了保证油水混合物的分层充分,油水分离池的体积和占地面积大,生产成本高。并且油水混合物在经过长时间静置后,依然存在油相和水相分离不彻底的问题,油水分离效率低。
因此,针对现有的油水分离装置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效率高的油水分离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一端设有进液口,所述分离罐的另一端设有出油口,所述分离罐的底部设有出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内设有相对水平面倾斜的多孔集结板,所述多孔集结板的下端位于分离罐的底部,所述多孔集结板的上端位于液面的上方,且多孔集结板自下而上逐渐朝出油口方向倾斜,所述出液口开设在多孔集结板与出油口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多孔集结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50~80°。在该角度范围内,油珠的运动轨迹得以延长的同时更有利于油滴的碰撞,提高集结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多孔集结板包括多块沿流体方向间隔设置的多孔波纹板。多孔波纹板增大了油滴与板材的接触面积,且波纹形更有利于油滴的集结和碰撞,集结后的油滴上浮并从多孔波纹板的孔中穿过,油滴沿流体的方向穿过多块多孔波纹板时不断集结长大,最终从出油口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各多孔波纹板呈连续的W形,组成W形的每条边的长度L为40~60mm,相邻边的夹角β为85~95°。通过多孔波纹板的放置角度以及其波形的相互配合,使得夹带有油珠的水流在多孔波纹板之上的运动过程中,油珠的运动轨迹得以延长,并能够增加多个油珠之间的碰撞几率,从而提高波纹板聚结器的油水分离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各W形的延伸方向与多孔集结板的倾斜方向一致。该W形的布置有利于油滴沿着W形的沟槽不断集结上浮。
作为优选,所述各多孔波纹板的孔径为φ1~φ10mm,且从多孔波纹板的底部到顶部逐渐增大。油滴在上浮过程中逐渐碰撞集结,因此,各多孔波纹板的孔径从底部到顶部逐渐增大,利于集结后的油滴碰撞和通过。
作为优选,所述各多孔波纹板的开孔率为60~80%,相邻多孔波纹板的开孔率沿流体方向依次增大3~5%。随着液体的流动,小油滴在逐渐的长大,因此沿液体流动方向,多孔波纹板的开孔率也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进液口包括位于分离罐内的出口端,所述出口端的方向朝上。出口端朝上使液体进入分离罐时有一个向上的速度,促进小油滴上浮、汇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6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气杆、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通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