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免热量聚集的线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6688.3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易元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中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H01R13/502;H01R31/06;H05K7/20 |
代理公司: | 盐城市苏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9 | 代理人: | 耿丹丹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免 热量 聚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热量聚集的线束,包括线束导线,所述线束导线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器,所述线束导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套板,所述线束导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数量与套板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形杆。本发明由分隔杆通过支撑片对线束导线进行支撑,使相邻两个线束导线之间的间距不会因震动出现缩小,再由T形杆通过套板对线束导线的折弯处进行支撑,而散热涂层能够提高线束导线的散热效率,从而具备能够避免热量聚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线束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线束进行支撑和分隔,从而导致线束容易因震动出现相互扭曲,扭曲的位置会出现热量聚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避免热量聚集的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现有的线束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线束进行支撑和分隔,从而导致线束容易因震动出现相互扭曲,扭曲的位置会出现热量聚集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热量聚集的线束,具备了能够避免热量聚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线束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线束进行支撑和分隔,从而导致线束容易因震动出现相互扭曲,扭曲的位置会出现热量聚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避免热量聚集的线束,包括线束导线,所述线束导线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器,所述线束导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套板,所述线束导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数量与套板的数量相同,所述支撑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T形杆,所述套板滑动套接在T形杆的表面,所述支撑片的内部竖向固定连接有分隔杆,所述线束导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涂层,所述套板和支撑片均由导热橡胶制成,所述分隔杆由硬质橡胶制成。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T形杆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角套,所述三角套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片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支撑片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远离支撑片的一侧固定连接在线束导线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套板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三角套配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线束导线顶部与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远离线束导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器的表面。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支撑片顶部左侧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档杆,所述套板表面的形状为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由分隔杆通过支撑片对线束导线进行支撑,使相邻两个线束导线之间的间距不会因震动出现缩小,再由T形杆通过套板对线束导线的折弯处进行支撑,避免了线束导线折弯处相互堆积导致热量聚集,而散热涂层能够提高线束导线的散热效率,从而具备了能够避免热量聚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线束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对线束进行支撑和分隔,从而导致线束容易因震动出现相互扭曲,扭曲的位置会出现热量聚集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三角套,能够提高T形杆的支撑强度,避免了T形杆容易出现断裂的现象。本发明通过设置定位片,能够增加支撑片与线束导线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支撑片的支撑强度。本发明通过设置环形槽,能够对T形杆进行导向,避免了套板无法快速套在T形杆表面的现象。本发明通过设置松紧带,能够对线束导线进行拉动,避免了线束导线与连接器的连接处容易出现损坏的现象。本发明通过设置档杆,能够对套板进行限位,增加套板与支撑片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套板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支撑片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T形杆的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中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中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66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