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6097.6 | 申请日: | 2018-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2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艳霞;吴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5 | 分类号: | H04W76/15;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廖叶子 |
地址: | 52384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承载 控制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包括:所述终端配置有目标分离承载,所述目标分离承载配置有数据复制功能,且所述目标分离承载包括N条传输路径,所述N为大于2的正整数;且终端通过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分离承载指示信令;响应于所述分离承载指示信令,激活或去激活所述数据复制功能。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由于终端的分离承载可以配置有N条的传输路径,使得分离承载的传输路径数量增加,提升终端的可靠性;另外,终端可以响应于分离承载指示信令,及时激活或去激活目标分离承载的数据复制功能,提升终端的资源利用率。
本发明申请为申请日为2018年10月31日,申请号为201811288743.8,发明名称为“一种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的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系统等移动通信系统采用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架构进行数据传输。在DC架构中,终端(UserEquipment,UE)的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MCG)使用网络侧的主节点(Master Node,MN)的资源,以及终端的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使用网络侧的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的资源。
在DC架构中,网络侧可以将终端的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配置为分离承载(Split Bearer),且分离承载包括两条传输路径,不同传输路径与不同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实体关联,不同的RLC实体属于不同的小区组。
例如:如图1所示,终端的配置有目标分离承载1和分离承载2,其中,分离承载1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1(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体在MCG,而RLC1实体分别在MCG和SCG,且PDCP1实体、RLC1实体和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1实体之间形成一条传输路径,使终端可以通过该传输路径使用MN的资源;另外,PDCP1实体以及在SCG的RLC3实体和MAC2实体之间形成另外一条传输路径,且终端通过该传输路径使用SN的资源。
另外,网络侧还可以为终端的RB配置数据复制(Duplication)功能,实现终端的PDCP层在向下层递交数据时会将该数据复制,在复制功能激活的情况下,终端可以通过分离承载的不同传输路径发送多份数据(包括原始数据和复制的数据),提升分离承载对应的数据的可靠性。
但是,目前对于配置了数据复制功能和分离承载的RB,网络侧设备仅为该RB对应的PDCP实体配置两条传输路径。当某无线承载对应的数据的可靠性需求高时,仅配置两条传输路径可能不能满足可靠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以解决目前当某无线承载对应的数据的可靠性需求高时,仅配置两条传输路径可能不能满足可靠性需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配置有目标分离承载,所述目标分离承载配置有数据复制功能,且所述目标分离承载包括N条传输路径,所述N为大于2的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分离承载指示信令;
响应于所述分离承载指示信令,激活或去激活所述数据复制功能。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分离承载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向终端发送分离承载指示信令,所述分离承载指示信令用于指示所述终端响应于所述分离承载指示信令,激活或去激活所述数据复制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60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