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钓鱼绕线轮的线引导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5491.8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7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M·A·N·B·诺拉兹米;B·B·萨布图;平冈宏一;M·S·J·B·伊斯迈尔;M·S·N·B·穆斯塔普哈;A·S·B·阿玛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9/015 | 分类号: | A01K89/01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晨;张一舟 |
地址: | 马来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鱼 绕线轮 引导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绕线轮的线引导装置(1000),其包括:线引导单元(100),所述线引导单元(100)具有纵向延伸穿过其中的孔;以及套管(110),所述套管(110)设置在所述孔内,以用于接收钓线;其中,所述线引导单元(100)具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限定所述孔的壁(120),所述内表面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突出肋(121),以用于将所述套管(110)保持在所述线引导单元(100)内的适当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鱼绕线轮的线引导装置,其尤其用于投饵绕线轮。
背景技术
钓线卷绕在钓鱼绕线轮的线轴上,其允许钓线的卷绕和展开动作。然而,持续进行这种动作可能导致钓线缠结或损坏。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具有一种在线轴旋转时引导钓线的线引导装置。该线引导装置附接到水平卷绕器,该水平卷绕器通过线引导装置的联接单元控制线轴的卷绕。另一方面,线引导装置的线引导单元用于允许钓线穿过并且卷绕在线轴周围。线引导装置调节钓线在线轴上的卷绕以确保钓线的均匀卷绕,以便在抛投和收回钓线的过程中实现钓线平稳地移入水中和从水中移出。
线引导装置的常见问题之一在于线引导单元,其中,线引导单元内的套管易于从线引导单元脱开并脱落。线引导单元具有纵向延伸穿过其中的孔,套管附接在线引导单元内。套管用作线引导单元的加强部件,因为对于线引导单元来说,重要的是坚固耐用以防止由钓线引起的断裂,尤其是在钓鱼过程中钓线施加到线引导单元的力很大时。
在使用线引导装置之前或之后,套管的部分或全部错位是由于套管不牢固地附接到线引导单元的内表面上而引起的,该内表面限定孔的壁。通常,套管通过粘合剂(如胶水)粘附到该壁。然而,暴露于水会削弱粘合剂的性能,尤其是钓鱼绕线轮在钓鱼活动期间所通常暴露的盐水。套管到线引导单元的结合受到影响,因此套管易于从线引导单元脱开。其它的附接方法(例如在线引导单元内部具有某些结构以在将套管插入线引导单元之后将套管保持在适当位置)是困难的,并且由于其容易破坏套管,因此在实施上是不可行的。此外,在线引导单元内制造这种结构是复杂且昂贵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钓鱼绕线轮的线引导装置,其具有线引导单元,该线引导单元具有牢固保持在其内的套管,该套管不会错位和从线引导单元脱落。这种套管增强了线引导单元的结构完整性,使得其能够承受由钓线施加的力并且防止由钓线引起的断裂或损坏。因此,将套管保持在线引导单元内的适当位置是至关重要的。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引导装置,其能够保持套管穿过其结构。在线引导单元内形成有突出肋,以将套管保持在适当位置而不会从线引导单元脱开。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方法,以防止套管从线引导单元脱开。特别地,即使当线引导单元暴露于水时,这种方法也不影响套管到线引导装置的附接。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线引导装置的易于制造的结构,使得在不损坏线引导装置的任何部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易于控制且安全执行的过程中形成突出肋以将套管夹持在适当位置。本发明可以确保具有牢固保持的套管的线引导装置的耐久性,该线引导装置可以通过简单且廉价的方法制造。通过本发明能够获得套管到线引导装置的牢固附接,该牢固附接允许永久地保持套管,本发明适于应用在需要耐久、坚固耐用和高强度结构的投饵绕线轮上,以承受较重的设置或鱼并且克服由于暴露于水而引起的障碍。
本发明全部或部分地实现了上述目的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钓鱼绕线轮的线引导装置,其包括:线引导单元,所述线引导单元具有纵向延伸穿过其中的孔;以及套管,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孔内,以用于接收钓线;其中,所述线引导单元具有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限定所述孔的壁,所述内表面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突出肋,以用于将所述套管保持在所述线引导单元内的适当位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肋形成在邻近所述套管的两个端部的位置处,从而夹持所述套管。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每个肋是突起的形式,该突起从孔的壁径向延伸,并且从壁的每个端部向内渐缩以到达套管的端部。
优选地,孔的壁的端部和套管的端部之间具有0.3 mm至0.8 mm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未经株式会社岛野马来西亚配件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54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