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4761.3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91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广;王陈;凌云;安丰禄;陆裕壮;陈学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开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35 | 分类号: | G06Q10/0635;G06Q10/0639;G06Q50/26;G16Y40/5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风险 分级 监察 综合性 安全监管 信息 平台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旨在提高安全生产领域的政府区域安全监督管理的能力和效率。本系统包括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和政府端平台系统模块。后者由企业动态风险评价模型模块、企业安全码赋码模型模块和区域风险评价模型模块三部分组成。本发明根据独创的风险评价模型对企业展示在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上的数据进行区域风险评估,对不同风险的企业给予不同的评级,赋予不同颜色的二维码;对各级行政区域进行区域风险分析,得出区域风险评估相对值、风险等级和可视化云图,为政府安全监管提供信息化、可视化、理论化依据,让政府安全监管工作做到有据可循、有据可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化区域风险管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各行各业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信息化技术也在安全生产和应急监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建设综合安监平台以及相关信息化应用,将发现的安全生产问题通过信息系统分配给相关的管理主体,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同时,综合安监平台可以利用采集的大数据,分析企业或者区域内安全生产动态和趋势,不仅能够缓解安全监管工作量大面广、监督管理任务繁重等问题,对安全监督管理的能力和效率也有很大的提升。建立综合性安监平台的建立,深度整合挖掘安监数据信息,丰富安全生产场景化应用功能,是适应科技信息化发展大势,也是应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以应对现有的区域安全监管能力不足,应对措施效率不高,企业与政府间安全监管联系不紧密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风险分级及分级监察的综合性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系统,包括:
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用于记录企业日常管理和隐患排查工作所形成的实时数据,以供政府工作人员进行查阅和分析,为政府区域化风险分级分类提供基础数据源。
政府端平台系统模块,用于储存政府监管区域内各企业的信息和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记录的实时数据,由政府专业人员负责管理。政府端平台系统模块包括企业动态风险评价模型模块、企业安全码赋码模型模块和区域风险评价模型模块三部分。
所述企业动态风险评价模型模块,由政府结合实地情况制定评分细则对企业安全现状进行实时评分,评分采用百分制,最终得分即为实时的企业基础风险得分;引入一票否决和正负补偿机制对区域内的企业基础风险得分修正耦合,得到企业动态风险评价值,企业动态风险评价值=企业基础风险得分+正负补偿分数;将企业动态风险评价值划分成四个区间,不同区间代表不同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等级,将企业动态风险评价值对照风险等级区间,得出实时的企业风险等级,若企业发生亡人事故则触发一票否决,则直接判定为重大风险等级。
所述企业安全码赋码模型模块,是依据实时企业风险等级,制定赋码规则,将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等级赋予红、橙、黄、蓝的四色实时安全码,并将安全码评定结果实时显示在企业端平台系统模块和政府端平台系统模块。
所述区域风险评价模型模块,是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固有风险和动态风险指标体系的评价值进行耦合分析,得到区域固有风险和实时的区域动态风险评价值。对固有风险和和动态风险进行多区域耦合,可得上一级行政区域的区域固有风险和实时的区域动态风险评价结果。对区域固有风险和区域动态风险评估结果划分区间,不同区间代表不同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风险等级,进而得到区域风险分级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开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未经杭州开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4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X射线平焊缝缺陷定位方法
- 下一篇:一种纳米药物制剂的制备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