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止血与抗菌功能的两用三角巾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94038.5 申请日: 2021-08-27
公开(公告)号: CN113633466A 公开(公告)日: 2021-11-12
发明(设计)人: 彭碧波;郭静;李胜男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主分类号: A61F13/00 分类号: A61F13/00
代理公司: 洛阳谷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8 代理人: 李腾飞
地址: 100000***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兼具 止血 抗菌 功能 两用 三角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兼具止血与抗菌功能的两用三角巾,包括由载银棉纤维和沸石棉纤维混纺而成的方巾本体,所述方巾本体至少一侧表面涂有迷彩花纹,所述方巾本体为正方形结构,所述方巾本体四角加工有易撕缺口。有益效果在于:三角巾材料可直接接触伤口,材料中吸附有沸石的沸石棉纤维,发挥止血性能,吸附有银离子的载银棉纤维,发挥抑菌杀菌作用,二者混纺制作的三角巾,兼具止血与抗菌抑菌双重效果,并保留有原来纯棉纤维的吸水性、延展性、韧性、轻质性等基本功能;高温灭菌消毒后,可长期储存,随时取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兼具止血与抗菌功能的两用三角巾。

背景技术

出血一直是创伤最常见的可预期死亡原因;而创伤后化脓性感染是伤后死亡的最大因素。止血与抗菌一直是军事医学与院前急救的重要研究内容与重要任务。

三角巾是当前各国军队最常用的止血材料。制式三角巾可随身携带、使用方便,可多、快、好、久地用于全身体表,各个部位的出血急救,主要通过加压包扎的机械压迫作用,起到止血作用。三角巾除了起到止血作用外,还可起包扎、固定、搬运的作用。但是,军用制式三角巾为普通的纯棉布制成,没有化学止血成份,不能激活凝血反应;不含有化学抗菌成份,不具备抗菌功能。

战伤救治中常用的止血与包扎材料,目前有两类:

一类是单纯加压止血材料,包括卡扣式止血带和旋压式止血带。卡式止血带有自动的锁扣与解锁结构,带宽适中,拧紧后能有效止血,拧紧后压力不致于导致肢体末端缺血坏死。旋压式止血带类似传统的绷带,捆扎上带子,将带子末端用绞棒旋转数圈后绞紧。上述止血作用为单纯的机械力压迫外周血管,达到止血作用。卡式止血与旋压止血适用于四肢,不适合头颈胸腹肩臀等部位。

另一类为包扎止血材料,用敷料包扎伤口的同时,兼具对伤口的压迫止血作用。包扎时加压产生的机械力,压迫局部血管起到减少创面渗血的作用。三角巾包扎止血,适用于头部、颈部、尤其是对肩部、胸部、腹股沟部和臀部等不易包扎的部位变得简单易行。

传统的三角巾为纯棉布制成,可高温灭菌后保存多年,使用非常广泛。传统的三角巾制作材料为纯棉布制作,不具备化学止血与化学抗菌抑菌作用。随着新型特种纤维材料的出现,开发兼具止血与抗菌功能的三角巾具备了技术上的可能性。

一是以沸石为涂层的沸石纤维已经量产。沸石是一种天然的矿石,主要成份是含钙、钠、钾、钡等多种阳离子的硅酸盐。天然的沸石具有大量微孔状结构,孔径约1nm以下,微孔与一般物质的分子大小相当,能够特异性吸附和截留特定形状和大小的分子,起到分子筛的作用。沸石微孔表面的钙离子,可以特异性地激活人血液中的凝血酶,并紧紧吸附住,持续地发挥凝血功效。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Frank Hursey发现了沸石的止血作用,并开发了一种沸石粉止血剂并申请了专利。2003年起,沸石颗粒“止血包”配备到美军作战部队,明显减少了战伤出血率与出血后伤死率。但沸石止血粉的副作用是:沸石粉吸水后局部大量产热,高热导致伤口灼伤与疼痛,并影响伤口愈合。2004年,复旦大学出现用电泳沉积法合成沸石纤维,包括沸石涂层纤维和空心沸石纤维。该方便将纳米沸石胶液作为电泳液,以碳纤维或其它导电纤维作为基质和电极,用电泳过程将纳米沸石组装到纤维基质上。沸石纤维止血敷料,既保留了沸石的止血功能,又减少了沸石吸水产热的副作用。

二是纳米银离子复合纤维已经量产。纳米银纤维含有纳米银颗粒及银离子,其中银离子可在6min内杀死650多种单细胞病毒、霉、细菌,也可与病原体细胞的DNA结合形成交叉链接,导致病原体的DNA变性,抑制其复制,从而杀死病原体,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霉菌等有强烈的、持久的、稳定的杀菌和抑菌作用,已用于制造袜子、内衣、裤及外科敷料。国内已发明有纳米银纤维材料(申请号CN200610076335.7),由合成纤维和纳米银颗粒构成。纳米银颗粒粒径为1-20nm,重量占比为100-300ppm,纳米银颗粒均匀地分布在该合成纤维内部及其表面,与创面接触时,具有持久的杀菌与抑菌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40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