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有害气体超前钻孔随钻实时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3375.2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9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邱鹏;苏培东;李有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成都苏杜地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E21B3/02;E21B7/04;E21B15/04;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六方于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2 | 代理人: | 施少锋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有害 气体 超前 钻孔 实时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有害气体超前钻孔随钻实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水气分离箱和气体检测系统,套管与水气分离箱相连通,气体检测系统设于水气分离箱的上方并与水器分离箱相连通。该设备可对超前钻孔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成分与流量进行实时检测,再根据检测到的有害气体数据换算成有害气体逸出量,再将所得数据绘制得到相关曲线,用于预测隧道区段有害气体涌出量,为隧道设计、施工依据。本发明能够对钻孔有害气体进行实时检测,自动记录有害气体的浓度与逸出量,提高有害气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有害气体超前钻孔随钻实时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有害气体对隧道工程存在着巨大的威胁(如CH4、H2引发的燃爆,CO、H2S、SO2引发的人员中毒,CO2引发的人员窒息)。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常由掌子面或未支护洞壁逸出或涌出,当洞内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会造成一系列灾害,威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并造成工期延误,甚至造成巨大的工程事故。
为了降低隧道施工中的有害气体风险,行业内重视对隧道有害气体的超前地质预报,目前隧道有害气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主要为超前地质钻探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1、由于检测设备的限制,检测方式主要是超前地质钻孔完成后再进行有害气体的相关检测,检测结果准确性不高;2、在塌孔、孔内负压、孔内大量涌水等情况下,可能导致无法检测到有害气体;3、需要检测人员持续跟踪检测,自动化程度低,操作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有害气体超前钻孔随钻实时检测设备,能够对钻孔有害气体进行实时检测,自动记录有害气体的浓度与逸出量,提高有害气体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有害气体超前钻孔随钻实时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水气分离箱和气体检测系统,套管与水气分离箱相连通,气体检测系统设于水气分离箱的上方并与水器分离箱相连通。该设备可对超前钻孔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成分与流量进行实时检测,再根据检测到的有害气体数据换算成有害气体逸出量,再将所得数据绘制得到相关曲线,用于预测隧道区段有害气体涌出量,为隧道设计、施工依据。水气分离箱设置在钻机前,钻杆穿过水气分离箱和套管钻孔,套管将钻孔内的水和有害气体导入水气分离箱,进入水气分离箱内的水与有害气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分离,其中气体向水气分离箱上部移动,经连接管运移至气体检测系统中,水在达到出水口水位后由出水口流出,从而达到了水气分离的目的。
进一步,水气分离箱设有钻杆固定机构,钻杆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之间设有连接杆,第一固定环与套管相连接。钻杆分别穿过第二固定环、第一固定环和套管进行钻孔,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的设置,能够保证钻杆与水气分离箱的连接效果,避免钻杆损坏水气分离箱的情况,同时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能够起到支撑钻杆的作用,保证钻杆的钻孔精度。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中设置连接杆连接,使得在钻杆调节时能够保证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同时调节,不需要通过钻杆传递力来实现调节,也能够方便调节,避免钻杆卡紧在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成都苏杜地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西南石油大学;成都苏杜地质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3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