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慢性筋伤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3312.7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9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琼;张星五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琼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06;A61P19/04;A61P29/0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和琳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慢性 外用 中药 复方 制剂 | ||
治疗慢性筋伤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涉及一种中药外用膏剂,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筋伤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的组成及临床应用。治疗慢性筋伤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由土茯苓、羌活、白芷、川芎、当归、鸡血藤、桑枝、姜黄、威灵仙、秦艽、乳香、丹参、川楝子、苏木、花椒、红花、透骨草、冰片制备成膏剂。本发明的膏剂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筋伤,疗效明显,安全程度高,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外用膏剂,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筋伤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的组成及临床应用。
背景技术
中医理论中,狭义的筋指组成人体的五体之一;广义的筋指皮肤、皮下、肌肉、肌腱、腱鞘、韧带、筋膜、关节囊、滑液囊、椎间盘、周围神经、血管等软组织。因此,本发明中所述的筋伤即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软组织损伤,也包括神经、血管损伤。
筋伤按受伤时间的缓急分类,可分为急性筋伤和慢性筋伤。急性筋伤是由于突然暴力造成的损伤,一般指伤后不超过2周的新鲜损伤。急性筋伤的特点是一般有明显的外伤史,局部疼痛、肿胀或见瘀斑、功能障碍等症状。慢性筋伤可分为原发性筋伤与继发性筋伤。原发性筋伤指较小的外力长期作用下引起机体某部筋的慢性累积性损伤,好发于多动关节及负重部位。继发性筋伤指急性筋伤治疗不当或失治,迁延日久所致的慢性软组织损伤。
对于筋伤病因的认识,中医有诸多论述,如“击仆”、“举重用力”、“五劳所伤”、“地之湿气感”、“感则害皮肉筋脉”等。主要分为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外因为外在暴力、慢性劳损及外感六淫之邪所侵;内因与年龄、体质、局部解剖及职业工种密切相关。
筋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其并发症主要有:慢性肿胀,肌萎缩,骨质疏松,神经卡压综合征,关节僵直,韧带松弛,关节、韧带、肌肉骨化,关节游离体、创伤性关节炎,痹证。上述是筋伤后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单独发生,但更多的是合而为病,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康复、日后生活的质量。随着现代工作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这类患者有明显增多且年轻化的趋势。
对于这类病症,西医学治疗筋伤多采用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或痛点封闭等方法,其短期镇痛效果明确,但远期治疗效果不理想,复发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筋伤的外用治疗的中药制剂,通过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舒筋通络,起到临床治疗的目的。
治疗慢性筋伤的外用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的药物制备成膏剂;
土茯苓5-50份、羌活5-50份、白芷5-50份、川芎5-50份、 当归5-50份、 鸡血藤5-50份、 桑枝5-50份、姜黄10-100份、威灵仙10-100份、秦艽5-50份、乳香5-50份、丹参10-100份、 川楝子5-50份、苏木5-50份、花椒5-50份、红花5-50份、透骨草10-100份、冰片1-20份。
所述的膏剂制备方法是先将凡士林加热熔化至沸腾,再加入上方药物煎炸,待冷却成膏状。
外用时,取适量作为推拿介质使用。
本发明的方中以丹参、当归、乳香为君,活血化瘀,消肿定痛;
威灵仙、秦艽、土茯苓、透骨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第一组臣药;
羌活、白芷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为第二组臣药;
川芎、鸡血藤、红花、苏木、姜黄、桑枝助君药活血通经;
川楝子行气止痛,花椒散寒止痛加强本方止痛的功效共为佐药;
冰片止痛为使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琼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琼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3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