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纺丝卷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92861.2 | 申请日: | 2021-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8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平;曹熠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顺尔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44 | 分类号: | B65H54/44;B65H54/547;B65H59/10;B65H54/28;B65H63/032;G06M7/00;G16Y10/25;G16Y20/20;G16Y40/10;G16Y40/30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数据 技术 纺丝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纺丝卷收机构,包括底板和智能纺丝卷丝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底板的右侧为卷收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卷收机构为电连接,所述智能卷丝控制系统包括有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终端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均与移动机构和卷收机构为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移动机构为电连接,所述终端模块与卷收机构为电连接,移动机构包括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底板一侧,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轴承连接有三组滚轴,所述底板的一端轴承连接有滚筒,所述底板的中间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轴承连接有限位滚轮,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和自动判断卷丝松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丝卷收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纺丝卷收机构。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而现有的纺丝卷收机在卷丝过程中不能自动判断纺丝的松紧程度,现有的纺丝卷收机构实用性差,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自动判断卷丝松紧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纺丝卷收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纺丝卷收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纺丝卷收机构,包括底板和智能卷丝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左侧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底板的右侧为卷收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与卷收机构为电连接,所述智能卷丝控制系统包括有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终端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均与移动机构和卷收机构为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移动机构为电连接,所述终端模块与卷收机构为电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底板一侧,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轴承连接有三组滚轴,所述底板的一端轴承连接有滚筒,所述底板的中间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轴承连接有限位滚轮,所述卷收机构包括有固定板,所述底板的另一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固定块的中间贯穿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方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板固定,所述移动块与底板为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与电机固定,所述螺纹杆的一侧贯穿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轴承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位于螺纹杆的上方,所述旋转轴的表面固定有卷筒,所述旋转轴与螺纹杆之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位于固定板的一侧,所述限位滚轮的中间表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的内壁设置有剪裁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有触压感应子模块、照射子模块、折射子模块和接收子模块,所述触压感应子模块包括有位置识别单元,所述接收子模块包括有粗细感应单元和杂边接收单元,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有移动子模块、切割子模块和报警子模块,所述触压感应子模块位于三组滚轴表面,所述照射子模块位于底板表面,所述折射子模块位于滚轴表面,所述接收子模块位于底板表面,所述移动子模块与三组滚轴为电连接,所述接收子模块与切割子模块为电连接,所述切割子模块与剪裁刀为电连接,所述触压感应子模块与报警子模块为电连接,所述位置识别单元与移动子模块为电连接,所述报警子模块与电机为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顺尔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顺尔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28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