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四翅滨藜种子处理方法及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1137.8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7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潘教文;王兴军;侯蕾;赵传志;赵术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A01G17/00;B02C21/00;B02C23/14 |
代理公司: | 济南尚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7 | 代理人: | 张晓瑾 |
地址: | 250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翅滨藜 种子 处理 方法 育苗 | ||
本发明公开了四翅滨藜种子处理方法及育苗方法,主要涉及四翅滨藜育苗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育种苗圃的选择及整地;对四翅滨藜种子进行去翅除杂、三冻三晒、试剂浸泡处理后,再播种和出苗管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通过对去翅果实进行温烫,层积处理,清水浸泡,植物激素处理等步骤,在提高种子萌发率的同时可有效缩短萌发时间,提高育苗效率,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四翅滨藜育苗技术领域,具体是四翅滨藜种子处理方法及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四翅滨藜(Atriplexcanescens(Pursh)Nutt.)又称灰毛滨藜,原产于美国中西部地区,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农业试验站、农业部林业局山林业和牧场试验站等单位经过25年的努力选育出的饲料灌木,有“奇迹树”和“生物脱盐器”的美称。四翅滨藜是一种多年生饲料灌木,无明显主干,分枝多,两年生冠幅可达130生物量大。叶互生条形或披针形,叶尖渐尖或钝,叶全缘、无柄、叶正面绿色,稍有白色粉粒。四翅滨藜大部分为雌雄异株,少数个体为雌雄同株,果实为胞果,胞果表面通常具四个相互分离的翅。种子为椭圆形或倒卵形,马蹄形。
对叶片解剖结构分析表明,四翅滨藜具有抗旱、耐盐及耐寒的结构特性。叶片上下表面均具被覆盖物,表面有角质层,表皮细胞大、细胞外壁加厚、排列紧密,起到保护作用,栅栏组织发达,细胞质浓厚分布于叶的两面,可增大细胞的渗透压,提高水分的吸收蓄存能力。维管束排列紧密且维管组织发达,增大了叶片输水面积,保证了水分的迅速传递,是旱生植物的重要特征。四翅滨藜是典型的盐囊泡类盐生植物,盐囊泡在叶片正面与背面均有分布。这些形态学的特征使得四翅滨藜具有速生、耐干旱、抗盐碱、抗寒,耐贫瘠等优良特性。
四翅滨藜原产地年降水量350mm左右。根据青海省在干旱地区的栽培实验,四翅滨藜在年降水量250-350mm的地区都能生长良好。在年均降雨量只有105mm的克拉玛依地区种植四翅滨藜仍能生长良好。一般植物在土壤含盐量超过3‰后就不能正常生长,四翅滨藜却有着极强的耐盐性,土壤含盐量在15‰以下可以正常生长,大于18‰后植株受到盐胁迫,枝条新梢量减少,含盐量达到26‰后,植株生长受到严重抑制,但仍能存活,茎干基部枝叶无明显凋萎或整株死亡症状,条件一旦改善仍能正常生长。四翅滨藜抗寒能力也很强,以电解质50%的外渗率测得以及用Logistic方程求出的四翅滨藜临界致死低温为-42.97℃。在-30℃低温下,四翅滨藜的电解质外渗率仅为35.59%。在自然越冬状态下,四翅滨藜随叶片含水量下降,原生质的流动性变慢,细胞代谢减弱,渗透调节积累,降低水势和冰点,起到冰冻保护剂的作用,增强抗寒性。四翅滨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多项植物营养指标明显超过苜蓿和其他植物,适口性好,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耐刈割,是各类牲畜和野生动物最有价值的优良饲料。四翅滨藜还是一种优良的盐碱地改良和水土保持植物,在盐碱地上种植四翅滨藜后能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加快土壤发育,提高土壤肥力。四翅滨藜根系发达,在雨水冲刷过程中,能明显保持水量,降低雨水对土壤表面的直接冲刷和输送能力。最近的研究也发现四翅滨藜可以接种名贵中药肉苁蓉,而且有效成分含量更高,质量更好,这进一步提升了该物种的应用价值。
我国于1976年至1982年在西部已退化的牧场引种四翅滨藜,结果表明,四翅滨藜可提高和恢复退化牧场质量。目前四翅滨藜已在我国的新疆、内蒙、宁夏、青海、甘肃、辽宁、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等十多个省份引种,大部分地区可以生长良好,而且都能开花结果。得益于该物种对逆境胁迫的广适性,饲用价值,以及在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等各方面的优良特点,四翅滨藜有望成为我国西北荒漠化,滨海盐碱地和黄河滩涂治理的“先锋树种”。大力推广种植四翅滨藜在改善生态的同时,可以为当地畜牧养殖业提供大量优质青储饲料,还可带动肉苁蓉产业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显著的生态效益的同时,还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滨海盐碱地和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生态、高效、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11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