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制造方法及该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0551.7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4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袁志洲;曹威;张杰;刘兵;包松伟;李全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60 | 分类号: | B28B21/60;B28B21/30;B28B21/68;B28B11/24;E03F3/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地址: | 211000 江苏省南京市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压力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制造方法及该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通过采用先张法工艺,离心机离心成型,生产的给排水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压力管道,首先在钢模的内壁喷涂隔离剂,放置钢筋笼;之后在下钢模内浇筑RPC混凝土,合上上钢模,将预应力钢筋张拉至规定值;将钢模及其内部的预应力桩一起按离心工艺操作达到内部混凝土离心成型;对钢模及其内部成型的混凝土压力管进行蒸汽养护,达到脱模强度后放张,得到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将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置于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养护。采用RPC混凝土,其强度和韧性等同钢材,承压大。与现有的铸铁管和钢筒混凝土管相比,工艺简单,质量稳定,整个生产过程可控性高、生产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制造方法及该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供水、供油、供气、供热等压力管道大都采用钢管、铸铁管,其内采用水泥砂浆包裹,由于在生产、存储、运输、安装施工及使用中,由于起吊受力、热胀冷缩、土壤挤压、地面压载、地陷下沉等等原因影响,使管道容易变形、砂浆层开裂分层等等,耐久性差,管道本身及接头处腐蚀快,管道外壁虽然做了防腐处理、使用寿命有限,其制造过程复杂,钢材用量多,消耗资源多,原材料耗能、排污也多、成本很高。所以铸铁管道、钢筒混凝土管道既不经济也不环保。
目前的钢筋排水管道大都采用无预应力的混凝土管,长度也只能做到2-3米,管道壁厚很厚,混凝土强度低,耐久性差,管线接头多,安装复杂效率低。
目前玻璃钢管也有相当一部分应用于排水管,但是由于玻璃钢管的刚度差,对管道的基础垫层要求高,管道受地陷、土壤挤压、地面压载的影响特别大,管道易变形,影响管道的排放通畅。
所以急需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制造方法及该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该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制造方法生产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该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强度、刚度高和耐久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首先提出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钢模的内壁喷涂隔离剂,放置钢筋笼;
2)在下钢模内浇筑RPC混凝土,合上上钢模,将预应力钢筋张拉至规定值;
3)将钢模及其内部的预应力桩一起按离心工艺操作达到内部混凝土离心成型;
4)对钢模及其内部成型的混凝土压力管进行蒸汽养护,达到脱模强度后放张,得到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
5)将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置于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养护。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制造方法通过采用先张法工艺,离心机离心成型,生产的给排水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压力管道,采用RPC混凝土(粉末钢钎维混凝土),混凝土强度可达C200-C1000,其强度和韧性等同钢材,承压大,其工厂化生产过程可控性高、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耐久性高。采用离心成型,标准钢模生产后的混凝土管其外壁十分光滑,内壁也能控制外观光滑度,与现有的铸铁管和钢筒混凝土管相比,生产工艺简单,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
在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现方式中,将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置于180°~250°的高温、1.0~1.1Mp的蒸汽压力的蒸压釜内进行养护。在压釜内进行养护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达到C200-C1000,其抗拉和抗剪切强度、韧性均优于钢材。
在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压力管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现方式中,钢筋笼采用自动滚焊机进行编制。其工厂化生产过程可控性高、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耐久性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0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