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90044.3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鲁金涛;黄锦阳;张醒兴;严靖博;党莹樱;杨珍;周永莉;袁勇;谷月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74 | 分类号: | B65G47/7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张海平 |
地址: | 10003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区、机架、放料区、钢管输送线以及用于将上料区上的钢管提升传输至放料区的托料换线装置,上料区位于机架下端的侧面,放料区固定于机架的顶部,上料区、放料区及托料换线装置沿钢管移动方向依次分布,该装置能够实现钢管的自动上料,提高钢管上料的输送效率,减小操作工人的劳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工具领域,涉及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在制造过程中,一般都采用焊管、冷拔或热挤的工艺,但是无论哪一种工艺,考虑到生产效率和工艺成本,一般都采用大批量制造,且制造的单根钢管都比较长,如,电力、石化行业用的钢管长度都在10米以上。在后续加工及实际使用过程中,又需要切割、焊接、表面处理等多种加工工序,这些工序也一般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完成。所以,为了使钢管能够快速地进入加工工序,就非常需要一种与切割、焊接、表面处理等生产线相配套的管道自动上料机,并且能提高输送效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操作工人的劳作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钢管自动上料装置,该装置能够实现钢管的自动上料,提高钢管上料的输送效率,减小操作工人的劳作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包括上料区、机架、放料区、钢管输送线以及用于将上料区上的钢管提升传输至放料区的举料装置,上料区位于机架下端的侧面,放料区固定于机架的顶部,上料区、举料装置及放料区沿钢管移动方向依次分布。
举料装置包括举料托架、丝杠及举料托架电机,其中,机架的侧面设置有轨道,举料托架位于轨道上,丝杠的下端与举料托架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丝杠的上端与机架的顶部活动连接,举料托架上设置托料换线装置。
所述托料换线装置包括卡板、连杆、限位轮及偏心轮机构,其中,连杆的一端与偏心轮机构相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卡板的中部相连接,卡板的一端与举料托架相连接,卡板的另一端伸出到机架外,举料托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偏心轮机构转动的电机。
上料区沿钢管移动方向倾斜分布。
放料区沿钢管移动方向倾斜分布。
钢管提升过程中夹持于卡板与机架之间。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钢管自动上料装置在具体操作时,采用自动上料的方式,以提高钢管上料的输送效率,减小操作工人的劳作强度,具体的,通过举料装置带动托料换线装置上下移动,通过托料换线装置将上料区上的钢管向上移动至放料区内,然后再滚动进入到钢管输送线上,以实现钢管的自动上料。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适用于大长度钢管的上料,可与切割、焊接、表面处理等生产线相配套使用,无需人工操作,能够大幅提升钢管传输的生产效率,满足自动化生产需求,减少操作工人的劳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举料装置12结构示意图。
其中,11为上料区、12为举料装置、121为举料托架、122为丝杠、123为举料托架电机、13为托料换线装置、131为卡板、132为限位轮、133为偏心轮机构、14为放料区、15为机架、16为钢管、17为钢管输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90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