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9748.9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8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军;赵清全;付康国;李胜江;曹运飞;叶飞;杨庆朝;郑万成;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云南滇东雨汪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B47/00;E21B47/047;E21B47/06;E21B47/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地下水 动态 监测 系统 控制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水文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矿井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监控计算机通过运程通信适配器与智能水位遥测仪连接,智能水位遥测仪安装在野外水文观测孔中。本发明通过矿井水害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立矿井水化学实验室及井上下水情自动实时监测系统,形成快速突水水源判别系统及适合于矿区水害特征的防治关键技术体系,及时进行矿井突水预测预警,不仅对矿井防治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建设;对周边具有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的矿井防治水工作提供借鉴作用。完成煤矿突水危险性评价、控制技术体系建设,形成矿井水源快速判别、矿井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与应急机制联动体系,完善了矿区防治水综合管理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文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井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矿井水害是影响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在我国,几乎所有矿井都面临不同程度的水患困扰。而对于水患防治最重要的基础就是要确定出水的水源,从而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及对策。对于矿井水源的判别,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其一为水质分析法,采集水样进行水质化验,按照水化学指标进行对比来判定水源;其二是现场经验法,根据现场的出水颜色、浊度、嗅觉、味觉、水温、水压等特征,通过经验判别水源。对于矿井水害的防治,主要在井下建立水仓,采用排水设备排水。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常规水源判别方法存在论证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且易受到人为因素干扰。
(2)井下水仓虽然设有水位传感器,只能判定井下涌水是否增大,不能准确判定水源变化的准确位置和水质的变化。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
矿井水源往往是来自多个含水层形成的混合水,各含水层水质特征各有差异;
部分含水层具有明显的化学特征,但部分含水层相似的水化学特征比较类似,依靠单一因素难以准确识别,传统识别方法有较大局限;
因此,有必要通过数据收集、模拟判别等手段,判定水源变化的位置,建立一种矿井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
在矿区地下水循环数学模型基础上,完成煤矿突水危险性评价、控制技术体系建设,形成了矿井水源快速判别、矿井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与应急机制联动体系,完善矿区防治水综合管理体系。
通过对地表及矿井水的判别,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巷道突水水源;
对煤矿区域水判别方面提出了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及防治办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井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矿井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所述矿井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控制方法如下;
所述水矿井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型号为KJ402型,该系统由设在调度室的主站、设在井下的若干分站构成。
监控计算机通过运程通信适配器与智能水位遥测仪连接,智能水位遥测仪安装在野外水文观测孔中。
进一步,所述野外水文观测孔上端设置有保护罩。
进一步,所述矿井地下水动态监测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层:各种监测分站及传感器采集数据发送到水文监测系统主控站;
数据处理层: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对数据的存储,数据上传控制站从数据服务器读取数据后的上传;
矿业集团内部访问层:矿业集团内部具有访问权限的终端均可通过访问数据上传控制站实现系统的远程访问、查询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云南滇东雨汪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云南滇东雨汪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97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