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控制方法、装置、打印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7753.6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5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房卫萍;刘欣;易耀勇;左从进;聂瑞涛;罗兵兵;彭翰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9C64/393 | 分类号: | B29C64/393;B33Y50/02;B22F12/9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陈秋梦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 控制 方法 装置 打印 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出一种定位控制方法、装置、打印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该方法由工控机获取打印设备中的工作平台当前需要定位的工作位置;从预设的多个区域中确定工作位置所属的目标区域;其中每个区域具有对应的位置计算公式;根据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位置计算公式和工作位置计算z轴电机的定位位置;向驱动装置发送定位指令,以便驱动装置根据定位指令驱动z轴电机运动至定位位置;其中定位指令中包括所述定位位置。通过目标区域的目标位置计算公式计算z轴电机的实际定位位置,以使驱动装置驱动z轴电机运动至该实际位置,在消除设备打印零件时z轴向一个方向连续定位所产生的误差的同时,也实现了打印设备的z轴准确定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位控制方法、装置、打印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增材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金属粉末、流体材质、塑料等各种类型的可粘合材料,通过计算机软件程序控制,使用逐层堆叠材料的方式来构建物体的立体成型技术。
打印设备在进行3D打印成型时,零件的成型精度会受到z轴定位精度的影响,而现有的打印设备的z轴定位一般只补偿电机反向时产生的间隙误差,通过该方法调整打印设备的z轴定位准确性,无法消除设备在打印零件时z轴向一个方向连续定位所产生的误差,且该方法存在定位不够准确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控制方法、装置、打印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消除设备在打印零件时z轴向一个方向连续定位所产生的误差,同时实现打印设备z轴的准确定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定位控制方法,应用于打印设备中的工控机,所述打印设备还包括驱动装置和z轴电机,所述工控机与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z轴电机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打印设备中的工作平台当前需要定位的工作位置;
从预设的多个区域中确定所述工作位置所属的目标区域;其中,每个所述区域具有对应的位置计算公式;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位置计算公式和所述工作位置计算所述z轴电机的定位位置;
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定位指令,以便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所述定位指令驱动所述z轴电机运动至所述定位位置;其中,所述定位指令中包括所述定位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区域具有对应的位置范围,所述从预设的多个区域中确定所述工作位置所属的目标区域,包括:
确定所述工作位置所处的目标位置范围,将所述目标位置范围对应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工作位置所属的目标区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驱动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所述驱动器电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所述z轴电机电连接;
所述向所述驱动装置发送定位指令,以便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所述定位指令驱动所述z轴电机运动至所述定位位置,包括:
向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送第一定位指令,以便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定位指令并判定所述打印设备符合定位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驱动器发送第二定位指令,使得所述驱动器根据所述第二定位指令驱动所述z轴电机运动至所述定位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指令和所述第二定位指令中均包括所述定位位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目标位置计算公式和所述工作位置计算所述z轴电机的定位位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科学院中乌焊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77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