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苗木培育用便于盆下填土的培养盆及填土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7287.1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7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黄红兰;陈叶;衣德萍;刘志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08;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苗木 培育 便于 填土 培养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苗木培育用便于盆下填土的培养盆及填土设备,包括有底座、支撑架、环形板、种植盆、装料斗、下料管、驱动机构和输送机构,底座顶部周向均匀间隔的固接有四个支撑架,四个支撑架内端之间固接有环形板,环形板底部周向嵌入式的滑动式设有种植盆,种植盆底部均匀间隔的开有孔。本发明将土与苗木放入种植盆内进行种植,当需要进行填土时,将适量的土放入下料管内与输送机构接触,用手扶着苗木,拉动驱动机构运作,驱动机构运作带动种植盆向下移动,同时,驱动机构还带动输送机构运作,输送机构运作带动下料管内的向上移动至种植盆内,如此,无需人将苗木从种植盆内取出再进行填土,比较方便,且填土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填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苗木培育用便于盆下填土的培养盆及填土设备。
背景技术
苗木培育中,直接将苗木种植在地面上时,由于苗木较小,容易被人们踩死,则需要将苗木先种植在盆内,但由于苗木不断的生长,苗木的根容易将土撑开,则需要进行填土,目前,大多数人是先使盆内的土干透,将苗木与干透的土一起脱盆,再将适量的土倒入盆内,最后将苗木与干透的土放回至盆内,如此操作比较麻烦,也就间接的导致填土效率低。
因此,需要设计和研发一种能够方便人们进行填土,且填土效率高的苗木培育用便于盆下填土的培养盆及填土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将苗木与干透的土一起脱盆,再将适量的土倒入盆内,最后将苗木放回至盆内的方式操作比较麻烦,填土效率低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人们进行填土,且填土效率高的苗木培育用便于盆下填土的培养盆及填土设备。
技术方案为:一种苗木培育用便于盆下填土的培养盆及填土设备,包括有底座、支撑架、环形板、种植盆、装料斗、下料管、驱动机构和输送机构,底座顶部周向均匀间隔的固接有四个支撑架,四个支撑架内端之间固接有环形板,环形板底部周向嵌入式的滑动式设有种植盆,种植盆底部均匀间隔的开有孔,种植盆外底部周向固接有装料斗,装料斗上部周向间隔开有进料口,装料斗中部与种植盆底部圆心位置之间固定穿接有下料管,下料管的形状为上部大下部小,下料管与种植盆内连通,环形板与种植盆之间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下料管之间设有输送机构。
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盘、壳体、驱动杆、螺母、内六菱形螺杆和第一弹簧,环形板外前侧面右侧固接有壳体,壳体底部中间转动式的穿接有内六菱形螺杆,内六菱形螺杆上通过螺纹转动式的套有螺母,螺母贯穿环形板与种植盆外前侧面右侧固定连接,壳体外顶部中间滑动式的穿接有驱动杆,驱动杆下部与输送机构连接,驱动杆穿过内六菱形螺杆,驱动杆下部周向为六菱形,驱动杆顶端固接有驱动盘,驱动盘顶部一侧固接有方便人们拉动的拉杆,驱动杆上部套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顶端与驱动盘底部连接,第一弹簧底端通过转环与壳体外顶部转动式连接。
优选的,输送机构包括有第一传动组件、连接架和螺旋输送轴,下料管底部左侧中间转动式的穿接有螺旋输送轴,下料管外前侧面左侧下部固接有连接架,连接架底端与螺旋输送轴底端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还滑动式的套在驱动杆上,第一传动组件由两个皮带轮与平皮带组成,其中一个皮带轮固定套装于螺旋输送轴底端,另一个皮带轮转动式的连接于连接架底端且套在驱动杆上,平皮带绕在两个皮带轮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有支撑机构,环形板顶部连接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有n型板、斜杆、滑块、滚轴和支撑杆,种植盆外侧周向均匀间隔的开有七条波浪槽,环形板顶部周向均匀间隔的滑动式设有七块滑块,滑块顶部固接有n型板,n型板内侧上部固接有斜杆,n型板内侧下部固接有支撑杆,n型板远离支撑杆的内一侧固接有滚轴,滚轴位于波浪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未经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72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