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通量工艺试验流程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6997.2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86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芹;郭双喜;李斌太;叶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树脂 复合材料 通量 工艺 试验 流程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通量工艺试验流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需工艺试验的样品信息,将所有样品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组,并进行排序;
按照设计顺序设置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快速制备装置的各个结构单元的工作参数以制备样品;
所述根据所需工艺试验的样品信息,将所有样品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组,并进行排序,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统计所需工艺试验样品的增强纤维种类、基体种类、后固化时间、后固化温度、升温时间、固化时间、固化温度、压力、铺层厚度及铺层角度;
将温度制度相同,仅压力不同或仅铺层厚度、铺层角度、纤维增强体、基体不同的样品合并为An组;
将固化时间相同,固化平台的温度差异在设定值内的样品组再次合并为Bn组,且组内按照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序;
列出每个样品所需的固化平台数量及在各个平台上所需的温度值,将同样基体的样品合并为Cn组;
C1组内由第一平台开始依次对比每个平台的温度,温度差异在所述设定值内的不进行区分,将固化温度高的排在后,温度低的排在前,当所述第一平台的温度相同时再对比第二平台,依次往后排序;再按照同样规则对其他Cn组内的样品进行排序;
其中,所述An组包括A1组、A2组、…,An组;所述Bn组包括B1组、B2组、…,Bn组;所述Cn组包括C1组、C2组、…,Cn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通量工艺试验流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纤维种类包括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石英纤维及聚酰亚胺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通量工艺试验流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种类包括环氧树脂、双马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及聚氨酯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通量工艺试验流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固化时间为在后固化温度恒温时间的总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通量工艺试验流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时间为在固化温度恒温时间的总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通量工艺试验流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时间为以固定或可变的速率由初始温度升至固化温度的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通量工艺试验流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设计顺序设置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快速制备装置的各个结构单元的工作参数以制备样品,具体为:
列出进样顺序和设置各平台温度,统计总的制造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通量工艺试验流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需调节的温度与当前温度的差值大于所述设定值时,需要间隔一个空白样品,额外增加一个平台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高通量工艺试验流程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样品在每个平台上停留的时间固定,在高通量制备过程中保持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空制造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99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