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防烟分区划分模拟装置及方法、计算模型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6408.0 | 申请日: | 2021-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闫晓俊;邹瑞;彭辛;王文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晓俊 |
主分类号: | E21F1/02 | 分类号: | E21F1/02;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宋辉 |
地址: | 400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分区 划分 模拟 装置 方法 计算 模型 应用 | ||
1.隧道防烟分区划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模拟体(1),所述隧道模拟体(1)的顶部设置有通风道(2),所述隧道模拟体(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用于连通通风道(2)的通风孔(3);
所述隧道模拟体(1)的顶部沿轴向均匀间隔布置有若干温度探头(6),所述隧道模拟体(1)内布置有火源(4);
所述通风道(2)的一端设置有风机(7),所述通风道(2)内出风口处设置有速度探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烟分区划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观测隧道模拟体(1)内部烟气流动情况的红外热成像仪(8)和摄像机(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防烟分区划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探头(6)为热电偶或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隧道防烟分区划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源(4)布置在隧道模拟体(1)的底部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隧道防烟分区划分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源(4)为正庚烷。
6.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隧道防烟分区划分模拟装置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风速测速仪标定风机(7)风量,确定并记录排风量;
S2、点燃火源(4),并同时开启通风孔(3)和风机(7),温度探头(6)采集温度数据;
S3、基于步骤S2获得的温度数据提取出隧道模拟体(1)不同位置处烟气前锋到达的时间;
S4、基于步骤S3获得的烟气前锋到达的时间确定热烟气前锋蔓延长度L,然后确定防烟分区划分长度S,S=2L;
S5、分别更换火源(4)的功率、风机(7)的排风速率、隧道模拟体(1)的高度,重复步骤S1-S3,得到不同模拟条件下的热烟气前锋蔓延长度L;
S6、根据公式拟合所得到的数据,确定A、B、C、D、E、F;
其中,为隧道模拟体(1)的当量直径,m,式中,Qfuel为火源功率,KW,ρa为空气密度,kg/m3,cp为定压比热容,kJ/kg·K,Qexhaust为风机排烟速率,m3/s,Ta为环境温度,K,g为重力加速度,m/s2,H为隧道有效高度,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隧道防烟分区划分模拟装置的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过程如下:
S31、先筛选出采集的温度数据中随时间变化单个测点中温升ΔT≥7℃的数据重置为TRUE,并将ΔT<7℃的数据重置为0;
S32、提取该测点第一次出现“TRUE”时所对应的时间;
S33、识别该“TRUE”的烟气前锋到达对应热电偶位置坐标;
S34、以此类推提取出不同热电偶测点位置处烟气前锋到达的时间。
8.基于权利要求6或7所述模拟方法获得的热烟气前锋蔓延长度L的计算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型如下式所示:
式中,A、B、C、D、E、F为常数,为隧道模拟体(1)的当量直径,m,式中,Qfuel为火源功率,KW,ρa为空气密度,kg/m3,cp为定压比热容,kJ/kg·K,Qexhaust为风机排烟速率,m3/s,Ta为环境温度,K,g为重力加速度,m/s2,H为隧道有效高度,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计算模型在基于横向排烟的隧道防烟分区划分设计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计算模型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先获取隧道的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当量直径、火源功率、空气密度、定压比热容、风机排烟速率、环境温度和重力加速度,将上述相关参数代入计算模型计算热烟气前锋蔓延长度L,然后确定防烟分区划分长度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晓俊,未经闫晓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64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连接节点施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墙体结构连接施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