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耦合效率的平面波导光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3618.4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5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田军;周纪承;代晓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永鼎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刘桢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效率 平面 波导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导光组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耦合效率的平面波导光组件,包括基座以及位于基座上的导光箱体,所述导光箱体内分别设置有发射端、接收端以及反射板,所述导光箱体内还设置有提升机构,且提升机构与所述接收端之间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导光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发射端工作位置的移动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板、支撑轴、第三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以及固定环;本发明,通过提升机构、调节组件以及移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提高耦合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光组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耦合效率的平面波导光组件。
背景技术
耦合效率指在光纤传输中,接口的入端光功率与出端光功率之比。例如,由光源发出的功率与光纤束接受到的功率之比,或在光纤束的末端接收到的光功率与落到光电检测器上的功率之比。对于发射面大于纤芯直径的光源,光纤的数值孔径NA和芯径的乘积是最大耦合效率的标志。对于发射面积小于纤芯直径的其他光源(如激光二极管)只用NA即可用作耦合效率的合适标志。
在制造光电模块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主动器件与光纤之间的耦合效率,需要进行光学元件彼此对准调节,并与光缆的光纤对准调节,现有的平面波导光组件普遍结构传统,难以实现光学元件彼此对准,并与光缆的光纤对准,严重影响光纤传输中,接口的入端光功率与出端光功率之比,造成能源浪费。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提供一种高耦合效率的平面波导光组件,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的高耦合效率的平面波导光组件,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平面波导光组件普遍结构传统,难以实现光学元件彼此对准,并与光缆的光纤对准,严重影响光纤传输中,接口的入端光功率与出端光功率之比,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耦合效率的平面波导光组件,包括基座以及位于基座上的导光箱体,所述导光箱体内分别设置有发射端、接收端以及反射板,所述导光箱体内还设置有提升机构,且提升机构与所述接收端之间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所述导光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调节发射端工作位置的移动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连接板、支撑轴、第三调节件、第二调节件、第一调节件以及固定环,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提升机构相连接,支撑轴安装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第三调节件、第二调节件以及第一调节件的一端依次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且第三调节件、第二调节件以及第一调节件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固定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分别带动所述第三调节件、第二调节件以及第一调节件运动的第三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以及第一驱动单元,所述接收端与所述固定环之间可拆卸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三调节件、第二调节件以及第一调节件结构相同,且第三调节件、第二调节件以及第一调节件之间相互独立,所述第三调节件、第二调节件以及第一调节件均包括转管、齿轮、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齿轮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上,转管与所述齿轮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安装固定在所述转管上,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固定环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以及第一驱动单元结构相同,且第三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以及第一驱动单元均包括转动电机以及设置于转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螺纹杆、支撑板以及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提升螺纹杆在所述导光箱体内对称设置多组,且提升螺纹杆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螺纹连接,支撑板与所述调节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还安装固定有主动直齿轮,且提升螺纹杆上设置有与主动直齿轮相啮合的从动直齿轮,多组所述提升螺纹杆上均安装固定有带轮,且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永鼎光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永鼎光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36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