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网供应链中一种电力器材质检技术标准贡献率的推导模型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2313.1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2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吴臻;李海弘;李雪维;王刘俊;张朋越;吕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中国计量大学;绍兴市上虞区标准化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何碧珩;卓彩霞 |
地址: | 314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网 供应 一种 电力 器材 质检 技术标准 贡献 推导 模型 | ||
本发明公开了电网供应链中一种电力器材质检技术标准贡献率的推导模型,所述模型包括3个子模型,分别为基于权重分配的关键业务分解模型、底层业务技术标准贡献度测算模型、考虑时滞效应的综合效益计算模型;本发明的模型可以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解决了传统建模方法很难处理大规模评价对象的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电网供应链中一种电力器材质检技术标准贡献率的推导模型。
背景技术
电网为电力的安全稳定输运担负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在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经过过去几年间的建设和发展,电网的规模容量不断增大,输电能力显著增强。
电力器材作为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安全输运的基础。随着电网电力器材用量的日益增多和老旧器材运行时间的延长,电网运行中因电力器材质量问题而引发的故障也不断增多。以电缆为例,据统计,近年来浙江电网各电压等级电缆线路共发生电缆故障581次。按电缆故障原因分类统计,设备原因(设计选型、制造质量、设备老化)224次,占总数39%;人员原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82次,占总数14%;运行原因(过负荷、过电压)41次,占总数7%;外部原因(外力破坏、自然因素)234次,占总数40%;某110kV电缆终端头型号为GDZ-110干式,在投入运行过程中发现存在异常的放电声,故障原因是电缆终端质量问题引起应力锥位置处径向场强不均匀,导致终端伞裙击穿开裂;某批次电缆使用的铜丝布带因原料进场把关不严,缓冲层中使用不合格铜丝布带导致绝缘屏蔽层与铝护套之间接触不良,使铝护套和绝缘屏蔽层之间存在悬浮电位差引起局部放电,损伤绝缘屏蔽层进而引起电缆绝缘击穿,该批次电缆投运后多次发生故障。一方面是部分电力器材及其附件供应商因原材料和生产工艺把关不严,电力器材本体及其附件含有杂质和气泡等质量缺陷;另一方面,电力器材在前期出产质量检测或第三方检测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电网及供应商,以确保产品质量及电网安全运行。
这些因电力器材的质量问题造成的惨痛事故,不断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招标采购与质量的联动管理,将不仅制约了电网高质量发展,也对电网的人身安全及运行埋下了隐患。
国内外研究了技术标准的实施效益,比如,2005年,英国贸易工业部(DTI)采用标准数量贡献法,评价了标准对劳动生产力增长的贡献度。DTI借鉴经济领域计算经济产出的思路研究标准化对经济的增长作用,使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进行了测算。进行分析。DIN也是基于宏观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改造公式,即回归分析计算出了各个生产要素对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于该方法仅考虑标准数量的影响,从国家层面宏观触发评价标准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标准经济效益的评价并不适用。2007年,日本工业规格协会(JSA)对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经济效益以及标准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日本采用标准效果-成本法对国际标准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许多国家层面开展的研究所使用的宏观经济模型都有一个重要观点,即将标准与生产力或效益之间的关系描述为“黑箱”。
综合国内外对技术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的实践进展可以看出,虽然国内外在技术标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实施效益评价指标研究、标准实施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
一是对于实施效益的研究大多聚焦于经济效益,而对于社会效益、环保效益等综合效益的评价研究较少。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标准的经济功能分析,比如如何通过标准激励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行为进而促进经济增长,或通过促进规模效益进而降低产品成本等。但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技术标准的实施效益除了关注经济效益外,还需关注标准产生的社会效益,如节能减排、持续发展等。
二是既有理论研究方法多以单项标准实施效益评价作为研究对象,以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的研究目前尚处于空白阶段。既有文献的研究具有范围的局限性,大多数是以单项标准实施效益评价作为研究对象,以标准体系化实施效益评价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对业务分工复杂、流程工序众多、技术标准体系庞大的企业或行业的来说,现有研究成果难以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中国计量大学;绍兴市上虞区标准化研究院,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中国计量大学;绍兴市上虞区标准化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2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细长双发进气道结构及装配方法
- 下一篇:LED封装的光电测试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