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桩半径大小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2008.2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98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岳粹洲;黄昌富;姚铁军;曹振杰;李少华;张帆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8 | 分类号: | G01B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径 大小 测量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桩半径大小的测量方法,在测量管桩外径时,将测量装置的第一标尺、第二标尺组成的内夹角打开,使得每支标尺的内表面与管桩表面相切接触,通过电子仪表盘内的角度传感器采集第一标尺、第二标尺的夹角值;根据第一标尺、第二标尺连接端到各自与管桩相切点处的长度结合夹角值,计算管桩外径;在测量管桩内径时,将第一标尺、第二标尺组成的内夹角打开,保持第一标尺、第二标尺连接端以及第一标尺、第二标尺张开的一端均与管桩内表面相接触,通过电子仪表盘内的角度传感器采集第一标尺、第二标尺的夹角值,进而计算管桩内径。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仅可以精确测量管桩外径,而且还可以用于精确测量管桩内径,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桩半径大小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管桩在改善地基承载力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在当前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施工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预制管桩由于具有施工工效高、工期短、成桩质量可靠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预制管桩在进场后,在进行管桩施工前,需要对管桩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其中就包括对管桩内、外径大小的测量,检查其是否符合验收标准。
传统上对管桩内、外径尺寸进行测量时,采用钢卷尺直接测量,这种测量由于很难保证尺轴经过管桩圆心,受操作人员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误差较大,尤其是当管桩直径较大的情况按照传统方式更加难以精确测量。因此,急需一种可用于检测管桩半径大小的测量方法,不仅可以精确测量管桩外径,而且还可以用于精确测量管桩内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管桩半径大小的测量方法,该测量方法通过将带有刻度标记的第一标尺和第二标尺可旋转式连接,并将两者的旋转连接端同电子仪表盘内的角度传感器相连接,从而实现角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第一标尺和第二标尺的旋转夹角,通过结合相应的计算公式来实现对管桩外径和内径的精确测量。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管桩半径大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方法包括管桩外径的测量和内径的测量,所采用的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标尺、第二标尺以及电子仪表盘,所述第一标尺的始端部与所述第二标尺的始端部相互铰接,且两者的铰接端与所述电子仪表盘内的角度传感器相连接,其中:
(1)在测量所述管桩外径时,打开所述测量装置中的所述第一标尺与所述第二标尺并控制两者的内夹角小于180°,使所述第一标尺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第二标尺的内表面分别与所述管桩的外表面相切接触,通过所述角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一标尺与所述第二标尺之间的夹角值
;
(2)在测量所述管桩内径时,将所述测量装置放置在所述管桩的内腔,打开所述第一标尺与所述第二标尺并控制两者的内夹角大于180°,使所述第一标尺与所述第二标尺的铰接端支顶在所述管桩的内壁面上,并分别使所述第一标尺的前端以及所述第二标尺的前端与所述管桩内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标尺的展开长度与所述第二标尺的展开长度相同,通过所述角度传感器采集所述第一标尺与所述第二标尺之间的夹角值
;
其中,L为测量所述管桩内径时所述第一标尺或所述第二标尺的展开长度。
所述第一标尺和所述第二标尺为可伸缩式套杆结构,所述可伸缩式套杆结构包括至少三节相互同轴套接的套节杆,分别为外层套节杆、中层套节杆以及内层套节杆。
各所述套节杆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套节杆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刻度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20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