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屋面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1984.6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4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兵;程淋;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5/10 | 分类号: | E04D5/10;E04D5/14;E04D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防水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屋顶防水结构,包括成型屋顶的基层(1)和设置于基层(1)上的女儿墙(2),所述基层(1)铺设有第一防水层(11),所述第一防水层(11)的边沿贴合并搭设于女儿墙(2)的墙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条(3)和若干用于将固定条(3)固定连接于女儿墙(2)的固定组件(4),所述第一防水层(11)搭设于女儿墙(2)的边沿被夹持于固定条(3)和女儿墙(2)之间,所述第一防水层(11)远离基层(1)的一侧设置有贴合于第一防水层(11)以及女儿墙(2)墙面的保护层(5);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螺管(41)和固定螺杆(42),固定螺杆(42)插设于固定螺管(41)内,且固定螺管(41)和固定螺杆(42)同中心轴线设置,固定螺管(41)远离固定螺杆(42)的一端呈封闭结构,固定螺管(41)朝向固定螺杆(42)的一端开口边沿内陷成型有呈管状结构的连接部(411),连接部(411)外套并螺纹连接于固定螺杆(42);固定螺杆(42)远离固定螺管(41)的一端成型有压合环台(421);固定螺管(41)的内部卡设有呈封闭结构的易碎管(412),易碎管(412)内填充有建筑结构胶,并且固定螺管(41)对应易碎管(412)所在的位置开设有多个阵列均布的溢流孔(413);易碎管(412)的内壁或外壁中至少一个开设有纵横交错设置的棱槽;所述固定螺杆(42)位于固定螺管(41)内的端部成型有抵接环台(422),所述固定螺管(41)未开设有溢流孔(413)的部位朝向中心凹陷成型有多个限位凸条(43),所述限位凸条(43)呈条状结构,多个限位凸条(43)环绕固定螺管(41)的中心轴线设置,所述易碎管(412)抵接于限位凸条(43),并且限位凸条(43)位于抵接环台(422)轴向滑移的路径上,限位凸条(43)的凹陷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凸起(431),所述限位凸起(431)沿固定螺管(41)的径向朝向远离固定螺管(41)中心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固定螺管(41)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其同中心轴线设置的密封环槽(414),所述密封环槽(414)位于限位凸条(43)与固定螺管(41)之间的交接部位,并且所述密封环槽(414)部分位于限位凸条(43);所述固定螺管(41)套设有密封圈(44),所述密封圈(44)卡设于密封环槽(414)内,并且所述密封圈(44)固定连接有多个环绕其中心轴线设置的拨动弧板(441),所述拨动弧板(441)的横截面呈弧形,并且多个所述拨动弧板(441)沿固定螺管(41)轴向的投影呈圆形,多个所述拨动弧板(441)分别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于多个限位凸条(43)上密封环槽(414)的槽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11)搭接于女儿墙(2)的边沿处采用密封膏成型有第一密封层(12),所述第一密封层(12)固定连接于第一防水层(11)的边沿和女儿墙(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11)搭接于女儿墙(2)的边沿设置有连接件(6),所述连接件(6)呈板状结构且其上边沿同样通过若干所述固定组件(4)固定连接于女儿墙(2),所述连接件(6)的横截面轮廓呈阶梯形,所述连接件(6)的下边沿搭设并压合于固定条(3)远离女儿墙(2)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的上边沿采用密封膏成型有第二密封层(61),所述第二密封层(61)固定连接于女儿墙(2)和连接件(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女儿墙(2)与基层(1)阴角的交接部和第一防水层(11)之间设置有附加防水层(13),所述附加防水层(13)的两侧边沿分别搭设于女儿墙(2)和基层(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11)和基层(1)以及女儿墙(2)之间设置有过渡层(7),所述过渡层(7)贴合于女儿墙(2)以及基层(1),所述过渡层(7)位于女儿墙(2)和基层(1)交接部的过渡面呈弧面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渝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19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串焊机
- 下一篇:基于AI地磁的巡检车控制方法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