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水调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0103.9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秦渝;熊毅;杨曦;唐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西恒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10;E03F5/14;E03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雨水 排水 调节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水调节系统,其包括沿排水沟靠近市政排水管网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置调蓄区和后置调蓄区,前置调蓄区包括用于储存雨水的沉淀池,后置调蓄区包括用于储存雨水的溢流池,溢流池的下方设有与溢流池相连通的雨水排流装置,溢流池内设有雨水溢流装置和控制装置,雨水排流装置和雨水溢流装置均与市政排水管网相连通,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溢流池与雨水排流装置的通断关系。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当降雨量较大时,控制装置使得溢流池和雨水排流装置连通,溢流池内的雨水可以通过雨水排流装置排出,从而使得溢流池内的雨水可以及时排走,进而达到使得路面不易产生积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水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其在下雨时进行吸水和蓄水,并在需要用水时将蓄存的水进行“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的蓄水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雨水的收集。相关技术中,通常在路面两侧设置排水沟,雨水降落在地面后流入排水沟内;排水沟通过雨水管与市政排水管网相连通,以使得排水沟可以将雨水导入市政排水管网内。同时,市政排水管网与地下蓄水装置相连通,可以使得雨水最终被收集在地下蓄水装置内储存。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在降雨量较大的情况下,雨水来不及从排水沟流入市政排水管网内,易致使雨水在路面形成积水,存在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使得雨水不易在在路面形成积水,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水调节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水调节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排水调节系统,包括沿排水沟靠近市政排水管网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置调蓄区和后置调蓄区,所述前置调蓄区包括用于储存雨水的沉淀池,所述后置调蓄区包括用于储存雨水的溢流池,所述溢流池的下方设有与溢流池相连通的雨水排流装置,所述溢流池内设有雨水溢流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雨水排流装置和雨水溢流装置均与市政排水管网相连通,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溢流池与雨水排流装置的通断关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排水沟排出后,首先在沉淀池内沉降,然后再流入溢流池内,沉淀池和溢流池均可以进行雨水的储蓄。当降雨量较小时,控制装置使得溢流池与雨水排流装置断开,溢流池内的雨水通过雨水溢流装置排出;当降雨量较大时,控制装置使得溢流池和雨水排流装置连通,溢流池内的雨水可以通过雨水排流装置排出,从而使得溢流池内的雨水可以及时排走,进而达到使得路面不易产生积水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雨水溢流装置包括溢流主管和溢流竖管,所述溢流主管连通在溢流池和市政排水管网之间,所述溢流竖管设在溢流主管靠近溢流池的一端,且溢流竖管沿远离溢流池池底的方向延伸,所述溢流竖管远离溢流主管的一端设有雨水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较少,且溢流池内蓄水时,雨水中的污泥杂质同样在溢流池内发生沉淀,沉淀后的雨水通过雨水斗进入溢流竖管内,并通过溢流主管汇聚至市政排水管网中,从而使得溢流池内的雨水不易溢出。
可选的,所述雨水排流装置包括蓄水井和排流管道,所述蓄水井设在溢流池下方,所述排流管道连通在蓄水井和市政排水管网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量较多,且控制装置使得溢流池与雨水排流装置连通时,溢流池内的雨水流入蓄水井内储存,并且蓄水井内的蓄水可以通过排流管道通入市政排水管网中,同样可以达到使得溢流池内的雨水不易溢出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隔断层和挡水组件,所述隔断层设在蓄水井和溢流池之间,所述隔断层设有与蓄水井相连通的通水槽,所述挡水组件转动设置在通水槽的开口处且用于控制通水槽与溢流池的通断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西恒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西恒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01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