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地球物理的干热岩开发阶段储层信息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80043.0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55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9 |
发明(设计)人: | 解经宇;明圆圆;郭建强;牛雪;王丹;付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07105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球物理 干热岩 开发 阶段 信息 获取 方法 | ||
1.一种基于地球物理的干热岩开发阶段储层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室内岩石物理实验建立地球物理场与干热岩热储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取地球物理场的参数随热储参数的变化规律;
在干热岩探采结合井中开展地球物理测井,结合岩屑录井和岩心分析结果建立一维井模型,获取地质特征参数解译信息;
在已完井的干热岩探采结合井中开展导爆索试验,由于各试爆点在井中不同位置爆炸后会产生波形信号,基于地表微地震监测浅井台站接收到的波形进行分析并对速度模型进行校正;其中,所述干热岩探采结合井的完井方式为达到干热岩开发温度要求的层段采用裸眼完井,而未到达干热岩开发温度要求的层段为套管完井从而将地层和井筒直接封固;其中干热岩开发目的层温度大于180℃,干热岩埋深4000m至5000m;
在试开发阶段,对所述干热岩探采结合井开展水力压裂作业,根据微地震台站接收到的岩石破裂原始波形数据进行矩张量反演,从而获取储层岩石的破裂机制和破裂面几何参数信息;所述破裂面参数信息至少包括水力裂缝走向和水力裂缝倾角;
基于不同破裂机制信息、微地震事件能量参数、破裂面形态参数建立连续裂缝网络地质模型,所述连续裂缝网络地质模型中至少包括地层渗透率参数、结构面分布参数、地应力参数;
其中,所述连续裂缝网络地质模型是基于多个相邻的震源机制“沙滩球”和T-k分布图反馈的水力裂缝破裂机制和裂缝面形态参数,建立反映干热岩水力裂缝形态的模型,所述地层渗透率通过所述微地震监测浅井台站中微地震震源机制解译出的缝宽来表征,所述地应力参数以所述矩张量反演得到的水力裂缝形态,来表征破裂处地应力方位及地应力大小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热岩探采结合井是在选取干热岩开发有利区的基础上,将勘探井直接转入开发井,所述开发井段的井径不小于215.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已完井的干热岩探采结合井中开展导爆索试验,由于各试爆点在井中不同位置爆炸后会产生波形信号,基于地表微地震监测浅井台站接收到的波形进行分析并对速度模型进行校正,包括,在所述干热岩探采结合井周边地下15~20m布设若干微地震监测浅井台,通过所述导爆索试验在储层裸眼段内的不同储层深度内的不同预设位置开展不少于10次的试爆试验,所述微地震台站接收所述不同预设位置处试爆所产生的波形信号,根据所述波形信号对速度模型校正,修正测井得出的速度模型,以准确获取储层中破裂所形成的信号传至地表台站的波形速度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试爆点垂直间隔40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张量反演,包括:在频率域滤波和人工拾取波形初至时,采集原始波形数据,对微地震事件进行定位得到震源位置四维坐标,结合格林函数综合波形、位移、振幅和极性参数,进行基于P波振幅和极性的震源机制矩张量反演,获得包含破裂机制和裂缝面形态参数的震源机制“沙滩球”,以及用于表示各破裂机制占比的T-k分布图,用以建立包含能量参数和形态参数的连续裂缝网络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压裂作业中使用的压裂液为清水,在压裂作业过程中,井口压力涨幅控制在0.001MPa/m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基于P波振幅和极性的震源机制矩张量反演:
其中,*号表示卷积运算;Gki(x,t·,ξ,t')为弹性动力学格林函数,是由单位脉冲集中力引起的位移场,即震源ξ处、t'时刻、j方向的点力在监测点x处、t·时刻、i方向所产生的位移。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层渗透率是将储层划分成大小为30m×30m×30m的地质网格单元,进而结合反演出的水力裂缝宽度计算每个地质网格单元的裂缝渗透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未经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00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流网、反渗透膜滤芯及过滤器
- 下一篇:一种网球捡球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