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钴剂及硫酸锌电解溶液除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80009.3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战;黄际洪;许义军;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福尔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6 | 分类号: | C22B3/46;C22B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酸锌 电解 溶液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除钴剂及硫酸锌电解溶液除钴方法,该除钴剂包括质量比为(13‑18):1的有机螯合剂和锰氧化物,除钴前液中的钴离子以二价的形式存在,加入锰氧化物后,由二价转化成三价形式存在,因此锰氧化物在该除钴剂的组合中,起到的是氧化作用,会将硫酸锌电解液中Co2+氧化成Co3+,更易发生螯合反应,所以仅需极少的加入量,即可对效果大幅的改善。另外,在锌电解过程中,需要提高铅基多元合金阳极的稳定性,常常是借助于电解液中的锰离子来实现。本发明采用锰氧化物作为除钴剂的一部分,在除钴过程中,高价锰离子被还原成二价锰离子,可以减少后续锌电解过程中锰离子的添加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湿法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钴剂及硫酸锌电解溶液除钴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锌矿石原料品位低,杂质成分复杂,湿法冶炼锌电解液中的大量铜、镉、钴、镍、砷、锑等杂质离子严重影响硫酸锌溶液的电解沉积过程。其中,钴离子对锌电解的影响最大,新液中钴含量过高会导致电解“烧板”,剥锌困难,降低电流效率,最终影响锌片的产量和质量。因此,锌电解前需要去除钴离子,将其质量浓度降至1mg/l以下。
目前,从锌电解溶液中净化除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锑盐法,先低温加锌粉除铜、镉,再高温加锌粉和含锑物料除钴,此法国内应用较多;第二是砷盐法,先高温用砷盐和锌粉除铜、钴、镍及部分镉,再低温加锌粉除残镉,此法国外应用较多;第三是黄药法,先用锌粉除铜、镉,再用黄药与钴反应生成沉淀除钴;第四是β-萘酚法,先用锌粉除铜、镉,再用β-萘酚与钴反应生成沉淀除钴。
其中,锑盐法和砷盐法存在锌粉耗量大、锌粉利用率低、生成砷化氢有毒气体等问题;黄药法和β-萘酚法存在劳动条件恶劣,有机残余吸附困难,处理不当会影响电流效率等问题,特别是β-萘酚法需要调整溶液pH才能除钴,导致现场操作极为不便。
针对湿法炼锌过程中硫酸锌溶液除钴问题,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福美锌用作除钴剂,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主要是利用具有黄原酸基团,在溶液中与钴离子结合生成螯合物,可利用其沉淀物质溶度积差异,有效实现其与锌等离子的分离。但是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除钴剂用量大且仅能处理低钴溶液,锌的加入量相对于钴的含量,需要几百倍;二是除钴需要高酸度环境,酸度越高,效果才越好,然而高酸度将导致福美锌分解,除钴效率不高。
现有技术还有采用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和亚硝酸钠为除钴剂的,但是该方法所加亚硝酸钠会导致系统中硝酸根离子积累,造成主系统阳极板腐蚀,亚硝酸钠还会分解产生含有二氧化氮等黄烟,污染环境。
另外,对于锌电解液来说,适当的锰离子可以有效保证锌的质量以及电流效率,但是,随着生产过程的进行,锰离子逐渐减少,因此,必须定期给予补充,使得电解工艺流程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钴剂,旨在解决现有硫酸锌电解溶液除钴剂污染大、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且可以减少额外再补入锰离子的量,使得电解工艺流程更简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除钴剂,包括有机螯合剂和锰氧化物,所述有机螯合剂和所述锰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3-18):1。
优选地,所述有机螯合剂和所述锰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4-16):1。
优选地,所述有机螯合剂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钾、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钾、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钾、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钾中的任一种;
所述锰氧化物为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有机螯合剂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福尔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福尔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800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