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方向流体动力运动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9953.7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7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卢恩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恩光 |
主分类号: | F16H1/22 | 分类号: | F16H1/22;B60K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张开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向 流体 动力 运动 | ||
本发明涉及流体动力运动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全方向流体动力运动器,包括风力车和运动器本体,所述风力车后端设置运动器本体,所述运动器本体底部设置通柱,所述通柱顶部设置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尾端设置调向板,所述风力车内侧尾端底部设置轮盘,所述轮盘顶面设置对接齿轮。该全方向流体动力运动器,通过在遇到风力车侧后方方向来风时,通过风力吹动调向板此时调向板受力并发生偏移,通过调向板偏移带动前端连接的导向杆,通过由于导向杆中端与通柱之间转动连接,此时导向杆被调向板带动转动并使风力扇朝向来风处,达到了自动流向调向板转动,始终保持获取流动力的最佳位置,不受运动器的行驶方向的影响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动力运动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方向流体动力运动器。
背景技术
亿万年的历史,人类利用风力、水力等流体机械力推动车、船或水下潜航器行驶。
但是由于风力或水力方向多变,人们难以控制方向,同时流体在推动车、船等设备时由于设备本身自重较重驱动力不足,一般作为辅助设备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方向流体动力运动器,具备自动流向调向板转动,始终保持获取流动力的最佳位置,不受运动器的行驶方向的影响;运用杠杆原理,使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可以获得足够大的驱动力等优点,解决了上述技术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自动流向调向板转动,始终保持获取流动力的最佳位置,不受运动器的行驶方向的影响;运用杠杆原理,使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可以获得足够大的驱动力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方向流体动力运动器,包括风力车和运动器本体,所述风力车后端设置运动器本体,所述运动器本体底部设置通柱,所述通柱内侧设置齿杆,所述通柱顶部设置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前端设置风力扇,所述风力扇尾端设置连接齿杆的连轴齿轮,所述导向杆中端设置通口,所述导向杆尾端设置调向板,所述通柱中端贯穿风力车尾端并尾端位于风力车内侧,所述风力车内侧尾端底部设置轮盘,所述轮盘顶面设置对接齿轮,所述轮盘侧壁连接后轮轴齿轮,所述后轮轴齿轮内轴连接轴杆,所述轴杆两端设置驱动轮。
优选的,所述风力车前端设置转向轮,所述风力车中端设置驾驶舱,所述运动器本体活动安装于风力车尾端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风力车为现有设备,通过驾驶员进入驾驶舱驾驶风力车,进一步的转向轮极其相应配套设备同样为现有技术,通过转向轮转向从而带动风力车整体转向。
优选的,所述通柱插接并贯穿于风力车顶面尾端,所述齿杆两端凸出于通柱内侧两端开口处,所述齿杆两端均为伞齿轮,所述齿杆顶部啮合于连轴齿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杆两端同步协调,当齿杆首端在连轴齿轮带动下转动,进一步的带动齿杆整体旋转,从而使齿杆尾端带动对接齿轮旋转。
优选的,所述导向杆中端转动连接于通柱顶面,所述导向杆与通柱连接处开设通口,所述齿杆首端插接于通口,所述风力扇轴心处固定连接连轴齿轮,所述连轴齿轮插接于导向杆前端并尾端啮合于齿杆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风力吹动风力扇使其旋转,进一步的由风力扇旋转带动连轴齿轮旋转,通过连轴齿轮旋转带动齿杆转动。
优选的,所述调向板固定安装于导向杆后壁,所述调向板为梯形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遇到风力车侧后方方向来风时,通过风力吹动调向板,此时调向板受力并发生偏移,通过调向板偏移带动前端连接的导向杆,通过由于导向杆中端与通柱转动连接,此时导向杆被调向板带动转动并使风力扇朝向来风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恩光,未经卢恩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9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