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果蔬运输箱用湿度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8760.X | 申请日: | 2021-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0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都金开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2 | 分类号: | G01N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输 湿度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蔬运输箱用湿度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涉及果蔬运输技术领域。该果蔬运输箱用湿度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包括运输箱主体和检测装置主体,所述检测装置主体位于运输箱主体顶部,所述检测装置主体顶部、底部和右侧均设置有开口。该果蔬运输箱用湿度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通过设置活性炭放置凹口可以放置活性炭,下压检测器的过程中,活性炭会进入到运输箱主体内部并对运输箱主体内部的水分进行吸收,再针对活性炭单位时间内吸收的水分值进行比对,以得到运输箱主体内部的空气湿度值,同时设置摆动机构可以利用检测器的下压和上升来对运输箱主体中的空气起到扇动作用,以提高检测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蔬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果蔬运输箱用湿度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果蔬,是水果和蔬菜的简称。是指可食用的水果和蔬菜,相对于肉食,是食物的一个类别,现有果蔬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使用运输箱对果蔬进行保存,现有的运输箱具有缓冲保护效果好、保鲜程度高的优点。
在果蔬运输过程中,需要对运输箱内部的湿度进行检测,以防止运输箱内部的湿度过高或过低而导致果蔬产生影响,现有技术一般直接通过电子湿度检测计进行检测,但是在果蔬长途运输过程中,运输箱需要进行多次检测,为了保证运输箱的密封性,运输箱上仅能够开设一个用于检测的开口,在检测完成后再进行封口,这就会导致运输箱内部空气流动效果不佳,进而造成电子湿度检测计始终对一个区域内的空气湿度进行检测,影响湿度检测精准度。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果蔬运输箱用湿度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果蔬运输箱用湿度检测装置,包括运输箱主体和检测装置主体,所述检测装置主体位于运输箱主体顶部,所述检测装置主体顶部、底部和右侧均设置有开口,所述检测装置主体顶部和底部的开口内部设置有检测器贯穿且与检测器紧密接触,所述检测器底部穿过检测装置主体底部的开口并延伸至检测装置主体底部,所述检测器右侧开设有活性炭放置凹口,所述活性炭放置凹口右侧正对检测装置主体右侧的开口,所述检测器内部掏空有辅助腔,所述辅助腔底部设置有用于促进空气流动的摆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检测器左侧与支撑弹簧顶端固定,所述支撑弹簧底端与检测装置主体内壁固定,所述活性炭放置凹口右侧底部与护板左端铰接,所述护板中心处底部与检测装置主体右侧的开口内壁底部接触,且护板右端底部固定有弧形限位条,所述护板为镂空滤网材质,所述活性炭放置凹口顶部固定有阻碍条。
优选的,所述辅助腔位于活性炭放置凹口顶部的部分与驱动板底部铰接,所述驱动板顶部、前侧和后侧均与辅助腔内壁紧密接触,所述驱动板右侧与推条一端接触,所述推条另一端与驱动弹片内凹侧固定,所述驱动弹片贯穿检测器右侧且驱动弹片顶端和底端均与检测器右侧固定,所述驱动弹片右侧为外凸侧且位于检测器外部,所述驱动板顶端左侧与弹性片一端固定,所述弹性片另一端与辅助腔内壁固定。
优选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活动塞和Y形摆动板,所述活动塞顶部与辅助腔底部内壁紧密接触,所述Y形摆动板顶部两端远离底端的部分均呈水平状,所述Y形摆动板顶部左端的水平状部分与活动塞底部接触,所述Y形摆动板中心处与开设在检测器底部的开口内壁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Y形摆动板顶部右端的水平状部分被配重块贯穿且与配重块滑动连接,所述Y形摆动板顶部右端与联动板弧形部分接触,所述联动板弧形部分圆心为Y形摆动板中心处,且联动板平直部分顶部与振板底部固定,所述振板嵌固在检测器位于活性炭放置凹口底部的部分。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呈“L”状,且配重块顶部与Y形摆动板之间的距离小于底部与Y形摆动板之间的距离,所述联动板弧形部分与反弹板顶部固定,所述反弹板底部与联动板之间设有空隙,所述反弹板与配重块底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都金开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于都金开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8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