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捞漂浮垃圾且分离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清理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7320.2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2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爱娜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捞 漂浮 垃圾 分离 可回收 清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捞漂浮垃圾且分离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清理船,包括船本体,船本体内设有腔体,腔体前端安装有垃圾收集结构以及过滤结构,过滤结构下方安装有筛选装置,电机,腔体中部设有暂存垃圾的收集部。采用垃圾收集结构、过滤结构、筛选装置,且采用同一驱动源,垃圾收集结构采用铲斗的设置,过滤结构采用带有通孔的挡板件可直接过滤掉废水至船本体外,筛选装置采用第一丝杠上相对滑动拨杆的设置,通过拨杆往复来回拨动可将瓶子通过出料口拨动到可回收垃圾暂存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面清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打捞漂浮垃圾且分离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清理船。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水上垃圾的清理主要采用人工打捞和机械打捞两种方式,人工打捞由环卫工人手持网兜站在甲板上直接将水面上的漂浮垃圾捞上来,这样不仅费时费力,且打捞的效率很低,另外还要受环境的影响,带来诸多不便。
另外,水上垃圾会存在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现在人工打捞后还需要逐个将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挑出,费时费力。
基于此,发明人提出一种打捞漂浮垃圾且分离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清理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打捞漂浮垃圾且分离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清理船,采用垃圾收集结构、过滤结构、筛选装置,且采用同一驱动源,垃圾收集结构采用铲斗的设置,过滤结构采用带有通孔的挡板件可直接过滤掉废水至船本体外,筛选装置采用第一丝杠上相对滑动拨杆的设置,通过拨杆往复来回拨动可将瓶子通过出料口拨动到可回收垃圾暂存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打捞漂浮垃圾且分离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清理船,包括船本体,所述船本体内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前端安装有用于收集垃圾的垃圾收集结构以及用于过滤水分的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下方安装有用于筛选可回收垃圾的筛选装置,用于同时驱动垃圾收集结构、过滤结构、筛选装置的电机,所述腔体中部设有暂存垃圾的收集部;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上均匀间隔有若干挡板件,所述挡板件上呈阵列布置有若干用于过滤废水的通孔;所述垃圾收集结构包括铲斗,同轴连接在所述转动辊两侧的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铲斗上端连接,所述转动辊两侧还同轴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腔体侧壁上开设有用于限制第二连杆转动范围的限位凹槽,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铲斗下端连接;所述筛选装置包括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上相对滑动连接有用于拨动瓶子向两侧的拨杆,所述腔体位于拨杆相对位置处设有出料口,所述船本体与腔体之间设有可回收垃圾暂存区,所述出料口与可回收垃圾暂存区相对设置。
进一步优化,所述腔体内设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第三皮带轮与所述第二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与所述转动辊通过皮带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收集部内还设有用于压紧垃圾的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二丝杠和卷辊,所述第二丝杠上相对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压紧板;所述卷辊上缠绕有阻挡卷料,卷辊上还套设有扭簧,所述阻挡卷料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压紧板。
进一步优化,所述电机输出轴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垂直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连接在所述第二丝杠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铲斗的截面呈倒三角形,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铲斗靠近转动辊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铲斗中倒三角形的顶点连接。
进一步优化,所述挡板件包括挡板底板以及环绕在挡板底板四周的侧壁板。
进一步优化,所述拨杆包括弯曲部和底杆部,所述底杆部的一端设有圆头部,所述圆头部上设有凸起,所述底杆部与所述传送带之间设有间隔距离,所述间隔距离小于瓶子平躺时的最小高度;所述腔体上还设有用于导向拨杆的直辊,所述直辊穿过所述弯曲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爱娜,未经张爱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73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