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调温方法及调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76494.7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7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麦志钊;陈颖;陈健勇;徐政凯;黄锟腾;唐运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54;F24F11/64;F24F11/67;F24F11/84;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王锦霞 |
地址: | 51009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温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调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温方法及调温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接通电源,基于用户信息确定调温模式为调冷模式或调热模式;S2:关闭分隔模块阻断蓄能腔和换能腔的连通,根据S1的调温模式,控制模块控制制能模块对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换能腔内空气升温或降温;S3:关闭蓄能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打开分隔模块连通蓄能腔和换能腔,使升温或者降温后的空气分别与蓄能腔内多个相变温度呈梯级变化的蓄能模块接触,从而对蓄能模块进行充热或充冷;升温或者降温后的空气将首先与高相变温度或者低相变温度的蓄能模块换热,在此过程中,制能模块和空气、空气和蓄能模块间都得到了温度匹配,从而降低了平均传热温差,减少了不可逆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调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调温方法及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调温大多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大部分利用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发生蒸发或凝结,从而引发周遭空气的温度的变化,现有的调温方法大多针对室内空调,对于移动式空调由于需要连接排风管因此活动范围受到限制。
如申请号为CN201910496867.3公开的一种无线移动式空调机组,其利用空气和蓄能材料模块对流换热,空气在与蓄能模块进行热交换时平均传热温差大,不可逆的能量损失大,难以保证持续的调温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温方法及调温装置,旨在解决空气在与蓄能模块进行热交换时平均传热温差大,不可逆的能量损失大,难以保证持续的调温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调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接通电源,基于用户信息确定调温模式为调冷模式或调热模式;
S2:关闭分隔模块阻断蓄能腔和换能腔的连通,根据S1的调温模式,控制模块控制制能模块对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换能腔内空气升温或降温;
S3:关闭蓄能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打开分隔模块连通蓄能腔和换能腔,使升温或者降温后的空气分别与蓄能腔内多个相变温度呈梯级变化的蓄能模块接触,从而对蓄能模块进行充热或充冷;
S4:将蓄能模块移动到待调温位置,并利用控制模块确定预设温度;
S5:打开蓄能腔的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释能模块工作,使环境空气与蓄能模块之间进行热量交换;
S6:检测环境空气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值;
S7:根据步骤S6的判断结果,当温度到达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释能模块停止工作;当温度未达到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释能模块继续工作。
本发明的一种调温方法:根据调温模式控制模块控制制能模块进行制能,升温或者降温后的空气将首先与高相变温度或者低相变温度的蓄能模块换热,在此过程中,制能模块和空气、空气和蓄能模块间都得到了温度匹配,从而降低了平均传热温差,减少了不可逆损失,蓄能模块经过充能后,利用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进行温度的预设,释能模块加速空气与蓄能模块进行热量交换,由于蓄能模块的相变温度呈现梯级的变化,在对空气进行制冷或者制热的过程中,平均传热温差也得到降低,不可逆的能量损失减小,从而保证了持续的调温需求,最后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释能模块停止工作,从而实现了自动调温的需要。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制能模块包括通过制冷剂管道顺次连接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节流阀和第二换热器,步骤S2包括制冷过程和制热过程:
在制热过程,控制模块控制制冷剂沿着压缩机、换向阀、第一换热器、节流阀和第二换热器循环流动;
在制冷过程,控制模块控制制冷剂沿着压缩机、第二换热器、节流阀、第一换热器、换向阀循环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6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