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磁流体间隙密封高速液压缸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6054.1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3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蒋佳骏;吴张永;朱启晨;莫子勇;叶艺明;叶淳健;张沧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兴长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7 | 分类号: | F15B15/17;F15B15/14;F15B15/22 |
代理公司: | 昆明明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5 | 代理人: | 王鹏飞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流体 间隙 密封 高速 液压缸 | ||
1.一种纳米磁流体间隙密封高速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缸以纳米磁流体为工作介质,包括活塞杆(1),有杆腔缸盖(2),有杆腔油口(3),电磁铁(4),有杆腔缓冲腔(5),缸筒(6),有杆腔缓冲头(7),活塞(8),微磁阵列功能表面(9),无杆腔缓冲头(10),无杆腔缓冲腔(11),无杆腔油口(12),无杆腔缸盖(13);
有杆腔缸盖(2)上设置有有杆腔油口(3)和与有杆腔油口(3)连通的有杆腔缓冲腔(5);
活塞(8)一端设置有有杆腔缓冲头(7)、另一端设置有无杆腔缓冲头(10),活塞(8)表面设置有微磁阵列功能表面(9);
无杆腔缸盖(13)上设置有无杆腔缓冲腔(11)和无杆腔油口(12),无杆腔缓冲腔(11)与无杆腔油口(12)连通;
所述活塞(8)位于缸筒(6)内,活塞杆(1)一端插入所述缸筒(6)内并与所述活塞(8)连接、另一端位于缸筒(6)外部;
所述有杆腔缸盖(2)穿过所述活塞杆(1)位于缸筒(6)外部的一端后插入所述缸筒(6)内;
所述无杆腔缸盖(13)插入所述缸筒(6),所述缸筒(6)两端安装有电磁铁(4),所述电磁铁(4)为四个,两个电磁铁(4)为一组,相互平行安装在缸筒(6)的同一侧,每组电磁铁(4)需满足其产生的磁场完全覆盖其所对应的缓冲腔;
所述活塞(8)与缸筒(6)间隙配合,间隙尺寸为20-50微米;
所述微磁阵列功能表面(9)包括多个微型圆环槽(9-1)和多个微型永磁体(9-2),利用激光在所述活塞(8)上加工出微型圆环槽(9-1),利用沉积法在对应的微型圆环槽(9-1)中制备对应的微型永磁体(9-2);
所述多个微型永磁体(9-2)均为钕铁硼永磁材料,厚度均为30微米,充磁方向统一为“↑”,或按照四模块海尔贝克阵列充磁,“→↑←↓”为一组阵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磁流体间隙密封高速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4)包括导磁芯(4-1)、导磁套(4-2)和电磁线圈(4-3);导磁芯(4-1)安装在导磁套(4-2)内,电磁线圈(4-3)缠绕在导磁芯(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米磁流体间隙密封高速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4-3)为铜线,安匝数大于80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纳米磁流体间隙密封高速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磁芯(4-1)、导磁套(4-2)为坡莫合金材料,标号不低于1J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磁流体间隙密封高速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微型圆环槽(9-1)截面均呈矩形,槽深均为10-12微米,槽宽均为30-32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磁流体间隙密封高速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杆腔缓冲头(7)和无杆腔缓冲头(10)的直径为活塞(8)直径的40%-60%,有杆腔缓冲头(7)和有杆腔缓冲腔(5)之间的环形间隙为0.5mm-2.5mm,无杆腔缓冲头(10)和无杆腔缓冲腔(11)之间的环形间隙为0.5mm-2.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磁流体间隙密封高速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6)为不被永磁体吸引的铝合金或奥氏体不锈钢,其表面粗糙度小于Ra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兴长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兴长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605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