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渐变式混匀矿堆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74311.8 | 申请日: | 2021-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8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鹏;韦胜利;赵新成;孙宁;王轶韬;李文雅;王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28 | 分类号: | B65G65/2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242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渐变 式混匀矿堆料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渐变式混匀矿堆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在料场中选取作业面,启动堆料机沿直线往复运动进行堆料,直线的两端作为堆料机运动的起点和终点,至形成第一层堆料;步骤2,将第一层堆料的终点作为第二层起点开始进行第二层堆料,依次类推,上一层堆料的起点与下一层堆料的终点相同;步骤3,在堆料过程中,当堆料机悬臂高度达到上限,堆料机不能进行往复运动,则停止堆料。该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匀矿在堆料过程中混匀垛端部偏析严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匀矿堆料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渐变式混匀矿堆料方法。
背景技术
烧结生产用混匀矿在堆料过程中,混匀垛垛头垛尾矿粉粒度自然偏析导致垛头垛尾粒度、成分存在偏析,影响混匀矿和烧结矿成分的稳定。
混匀矿在堆料过程中通过堆料机往复行走堆料,单程行走一次为堆料一层,堆料层数一般在400-600层。混匀垛堆的高度越高、层数越厚,堆料的料层厚度越薄,往垛头、垛尾滑落的数量随之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渐变式混匀矿堆料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匀矿在堆料过程中混匀垛端部偏析严重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渐变式混匀矿堆料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在料场中选取作业面,启动堆料机沿直线往复运动进行堆料,直线的两端作为堆料机运动的起点和终点,至形成第一层堆料;
步骤2,将第一层堆料的终点作为第二层起点开始进行第二层堆料,依次类推,上一层堆料的起点与下一层堆料的终点相同,在堆料过程中,保证上一层堆料的长度相较于第一层堆料向内收缩;
步骤3,在堆料过程中,当堆料机悬臂高度达到上限,堆料机不能进行往复运动时,则停止堆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还具有以下特点:
在进行堆料前测定堆料机的行走速度v、混匀矿的安息角α以及单位体积内混匀矿的堆比重ρ。
测定单层堆料层中长度为1m的混合矿重量M,具体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M=堆料流量÷(60×v) (1)
公式(1)中,堆料流量不超过堆料机的最大流量。
步骤2在堆料过程中,保证偶数层堆料的终点相较于第一层堆料的起点向内收缩的距离为X1,奇数层堆料的终点相较于第一层堆料的终点向内收缩的距离为X2,具体根据下式计算:
式(2)和式(3)中,N为堆料层数。
在堆料过程中,每层堆料在堆料开始时,堆料机悬臂与料堆的距离保持在0.5m-1.5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渐变式混匀矿堆料方法,根据堆料机行走速度、混匀矿的安息角、堆比重、堆料流量参数,结合堆料过程中随着堆料层数的增加,料层厚度变薄的特点,科学推算料层厚度机每堆一层起点和终点向内收缩的距离,有效杜绝了堆料过程中端部混匀矿向两端下滑,从而有效避免了偏析,提升了混匀矿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渐变式混匀矿堆料方法中每层料堆的高度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渐变式混匀矿堆料方法中安息角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渐变式混匀矿堆料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743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